【星雲大師全集127】隨堂開示錄 268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38 發心行佛方為菩薩 4-1 佛光山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戒會

星雲大師 |2020.10.21
2234觀看次
字級
不管是菩薩也好、羅漢也好,他們的警覺心都特別強。大家受了菩薩戒,想要成就佛道,自己也要提升自覺力。 圖/人間社提供

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38

發心行佛方為菩薩 4-1

佛光山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戒會 
時間:2011年11月28日
地點: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

各位菩薩們,大家好!
現在出家的弟子,都受了沙彌戒,稱沙彌菩薩;受了比丘尼戒的,稱比丘尼菩薩;在家的佛弟子,也肯承擔受菩薩戒,成為在家的菩薩。在佛教裡,從初發心菩薩,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在經過以上五十階後,再到等覺、妙覺圓滿佛果,一共是五十二個階位。
在中國,大乘佛教就是菩薩的佛教。像中國的四大名山,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沒有現出家相,都是現在家的樣子;四川峨嵋山普賢菩薩、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也是在家的樣子,只有安徽九華山的地藏王菩薩是出家的相貌。可見得,在家眾比較容易堪當菩薩,行菩薩道。
過去都稱出家眾為「阿羅漢」,如:十大弟子阿羅漢、十八羅漢、千二百五十位的阿羅漢,但是阿羅漢還是比不上菩薩。現在你們各位都成了菩薩,菩薩怎麼做?受了菩薩戒,我只送給你們四個字──發心行佛。
要發心,才能成為菩薩;要行佛,才能成為菩薩。
一、要發什麼心?
(一)發增上生心
說到發心,一般在家信徒,初發的心,叫做「增上生心」。什麼是增上生心?他希望人生更好、富貴更多、財富更多、安樂更多、兒女也要更多,什麼都要更好、更多,愈增上愈好,愈大愈好。所以一般的人發心信仰,大多還是停留在求佛、拜佛的階段,還不到「行佛」。
(二)發出離心
發了增上生心以後,要求再進步,就要發出離心,要做出家的菩薩。因為,發增上生心,是什麼都希望「有」;發心出家,就是發出離心,是指「無」的生活。出家割愛辭親,榮華富貴也不要了,這個世間上,人間的金錢、愛情,什麼都能放下,那麼世間的富貴於我如浮雲。
提起出世的心,是出世法,那是一個無限、無邊、無量的境界,就要有更昇華、更高的出離心。在這個過程中,從「有」到「無」並不矛盾,這是修學佛法的層次,等到出了家,再把「有」和「無」調和起來。
(三)發菩提心
發了出離心,接著就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是包括「有」和「無」,能有能無,亦有亦無;是「上求下化」,即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
佛道是什麼?佛道就是一條平坦、光明的道路,讓我們行走在菩薩道上,可以達到成佛的目標。到那個時候,煩惱不必斷除,自然沒有煩惱,世間的糾葛、糾纏、缺陷自然全消,就是自覺、覺他、覺滿。
說到自覺,覺什麼?自己怎麼覺?一般人在佛教裡,或出了家幾十年的人,他不懂佛法,為什麼?你說,今天學佛的人都懂得自覺嗎?就如受戒,受了戒之後,說不犯戒,可能也不容易,不過他懂得自我警覺。因此過去不管是菩薩也好、羅漢也好,他們的警覺心都特別強。你們各位受了菩薩戒,想要成就佛道,自己也要提升自覺力。
二、如何提升自覺
(一)要有警覺心
在佛經裡面記載,阿羅漢有四種層次,菩薩有五十二種層次。阿羅漢的四種層次,即所謂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羅漢。
有一位三果阿羅漢,他還是要到人間,在生死中完成修行,才能慢慢地到達四果羅漢。在人間,免不了要男婚女嫁,這個三果羅漢既然是人,又再進入到無明、迷惘的人生世界,所以在五欲塵勞中生活,每天貪戀情愛、美色。
他和他的太太都是佛教徒,可是做太太的覺得丈夫每天迷戀美色,不勝煩擾,就去告訴師父:「我丈夫雖然信仰佛教,但性格上,對於世間的情愛執著放不下。」師父是大阿羅漢,是菩薩,當然了解這個過程,就告訴太太說:「以後當他天天糾纏你的時候,你可以講一句話:『三果的羅漢可以這樣嗎?』」
太太就依師父的指示去做,結果讓已經是三果羅漢的先生忽然警覺,從此道心增長,對於世間錢財、美色、物質,都無動於心。時間一久,太太感覺到先生好像不愛他了,畢竟太太是人間的婦女,對於情愛不能忘懷,為此經常鬧情緒。
這一位三果羅漢為了度化他的太太,就拿了一個花瓶,裡面裝很多穢物、糞便,當太太求愛不遂,鬧情緒的時候,三果羅漢便將花瓶砸破在地上,裡面的臭氣、汙穢四溢。他對太太說:「人生要那麼貪求嗎?外表的美麗,內部的汙穢,不能淨化嗎?」所以太太也警覺了,後來夫妻雙雙出家。其實,出家、不出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奉行菩薩道,要有警覺心。
今日社會的一般人士,紙醉金迷,只知貪求五欲六塵的生活;五欲六塵在世間上是免不了的,但是有警覺心的人知道要節制,一樣是吃飯、睡覺的人生行事,已經跟一般人不一樣,他對生活物質的需求很淡泊、很節制。就像受沙彌戒時,規定「不可以睡高廣大床」,用意不是不要睡覺,而是教我們不要那麼貪愛享受;規定「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是要我們捨去對自身的貪愛執著。或許你會說,為什麼對佛祖,我們都要燒香獻花供養呢?佛祖不是他自己來跟我們要求的,他隨緣,來的就隨他來,去的就隨他去,沒有貪求、執著、不捨。
(二)要有懺悔心
除了警覺心,懺悔的觀念要強。我做錯了,就要不斷地認錯、懺悔,認錯是勇氣,懺悔是美德。一個人受了戒,說完全不犯戒也不容易,一旦犯了戒,最重要的是懺悔,犯戒可以經由懺悔而得到清淨。「破戒」可以懺悔,但是「破見」就不通懺悔了。以五戒來說,如果人自認為是至高無上的萬物之靈,所以殺生不要緊;看別人偷盜、貪汙,自己貪一點小便宜也不要緊;邪淫,雖然是不正當的行淫,不過他愛我,犯戒不要緊,有這樣的見解就是破見。
犯戒、破戒了,懂得懺悔認錯,就等於衣服弄髒了,洗一洗就乾淨了;可是破見,就很嚴重了。破見,是根本思想見解上的偏差,就等於你把衣服都破壞撕爛了,這衣服就不能穿,不能用了,所以要有警覺心、懺悔心。
(三)要有慈悲心
做菩薩,還要有慈悲心,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們要有做菩薩的性格。菩薩的性格是什麼?大慈大悲,沒有一位菩薩是沒有慈悲的。我也常講,世間上所有的東西,統統失去都不要緊,但是我們的慈悲心不能失去。所以佛教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只要你有一點慈悲心就能得救。(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