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嘉敏
有句話說:「生命無法彩排。」沒錯,但從這幾年照顧身邊老人的經驗,讓我體悟到,其實生命可以「預習」。
這幾年照顧老人的經歷,讓我彷彿成了在「老人大學」就讀的學生,除了學習照顧老人的專業之外,也學習如何看待老、病、死。而在這所老人大學中,「生命」就是「校長」,這些被我照顧的「老人」則是「老師」。這些老師們,讓我深刻認識到老年生活的實況,也見識到老病死的無常,以及生命的真相。
剛開始,我就像一位大學新鮮人,覺得「老人大學」好好玩,裡面森羅萬象,都是我平日生活中不曾接觸到的;接著升大二時,隨著照顧個案的失能程度愈來愈嚴重,我開始看到老化是如何折磨一個正常人,甚至整個家庭;大三時,我看到老人們在病魔與死神面前,是何等的脆弱、恐懼與無助;最後大四時,我逐漸體悟到,這就是生老病死,這就是人生。
念這所「老人大學」時,這些老師們,有時就像魔鬼訓練營中的嚴厲教練,訓練我用強大的內心力量,來面對心智已經退化的老人;有時,這些老師們又諄諄教誨,告訴我人生重要的道理。至於「生命」這位校長,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無聲無息地在我面前展現生命的真諦。
念了這所老人大學後,我逐漸感悟到,「生老病死」就像是國民義務教育,我們都是來體驗的,我們都是來學習的。而在生老病死的教育歷程中,「生」就如同念國小、國中及高中,簡單且輕鬆;「老」與「病」,就如同念大學、碩士與博士,複雜且艱難,要修習的科目愈來愈多、愈來愈困難,對生命的體悟也會愈來愈深刻。而當功課修完了,人生也就完滿了,這時才能領到畢業證書,順利畢業!
這段期間,我常在預習當個老人。看到老人失禁時,我想:將來自己失禁時,會不會像那些固執的老人,不肯穿紙尿褲?或者像那些發現自己失禁的老人一樣,惱羞成怒呢?看到老人得重病時的那種驚惶與不安,我也不禁在想:將來得重病時,自己又會是什麼樣的反應呢?
每照顧一個個案,我就開始實習當一個老人;每次一發生狀況,我就開始預想自己的老後生活。隨著照顧的個案愈來愈多,也一層一層地撕開「生命」所包裹的華麗包裝,逐漸看清內在的真相。
在此,我深深地感謝那些曾經被我照顧過的老人,他們用自身的老化與病痛,教導我什麼是老、病、死,讓我預習老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