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吳娟瑜
在爸爸負面評價的教養下,媽媽也沒擋在女兒們前面,撐起女性成長的尊嚴,導致小嬋戰戰兢兢地長大,不知道自己儘管職場表現亮眼,卻一直在乎「男人的眼光」。
自尊來自兩方向的評價,一是別人給我們的評價,另外一個來自我們給自己的評價。而所謂的「評價」包括是否自我認識、自我接納、自我看重等。
˙What:眼神飄向老公?
小嬋在公關公司擔任企劃部經理,團隊有十位年輕伙伴,籌辦的活動,不論是敦親睦鄰晚會,還是國際舞台走秀,總是專業而熱鬧,公司總裁極為欣賞她,唯獨有個破綻被注意到了……
年終尾牙時,小嬋上台領獎,熱烈掌聲後致謝詞,這時,眼神不是環視全場而是獨獨只盯著老公看。
公司尾牙歡迎帶伴,小嬋一邊興奮地感謝大家,視線飄向老公,卻又匆匆閃過,幾秒後又回到老公身上,這個視線的交流讓直屬長官Janet注意到了。
同桌聚餐時,Janet打趣地問小嬋的老公:「Mike,你們倆相愛相隨,怎麼小嬋的眼神都不放過你?」這麼一問,小嬋滿臉通紅地急問同桌的同事們:「有嗎?有嗎?我自己不知道耶!」
˙So What:潛意識裡的祕密
小嬋問我的時候,她把上台領獎影片從手機播給我看,果然站在台上的她,身體偏向左邊角度,時不時望向Mike。
Mike是位開朗積極的顧家好男人,小嬋應該不至於擔心老公給她負評,可是習慣性「盯」著老公,又快速躲開視線,這其中一定有蹊蹺。
談到原生家庭和父母的關係,小嬋若有所悟:「莫非和爸爸有關?」小嬋想起,從小對嚴肅的爸爸敬而遠之。儘管小嬋聰明伶俐,爸爸就是不喜歡前面已有三位姐姐,排行最小的她。
小時候吃飯時間,姐妹一個一個要接受爸爸訓話批評,媽媽通常裝作沒聽到,全家悶頭吃飯,根本不敢抬眼望向爸爸,就算被點名需要回應,她也是匆匆忙忙抬個頭,眼睛斜望另一邊。
在爸爸負面評價的教養下,媽媽也沒擋在女兒們前面,撐起女性成長的尊嚴,導致小嬋戰戰兢兢地長大,不知道自己儘管職場表現亮眼,卻一直在乎「男人的眼光」。
˙Know What:移除男性批判的眼神
最嚴重的衝突是在讀大學填寫志願時,小嬋沒接受爸爸建議填寫教育學系,在學校老師支持下,她填了北部大學的公關科系。
惴惴不安地到北部求學,半工半讀的小嬋愈挫愈勇,不但學業優異,還在畢業後進入夢寐以求的公關公司,職涯發展一帆風順。但只要姐姐們邀小嬋回老家,她卻步再三,偶爾大年初二回去,老爸竟然不正眼瞧她,還冷眼冷語:「回來做什麼?」
「爸爸關愛的眼神」一生未能得到,連帶面對老公、男性主管、男性客戶,也是既渴望又怕受傷害地閃躲。
小嬋後來如何鍛鍊自己,不必太在意男性的眼光,把「男人眼中低自尊的自己」從潛意識移除?
第一、她把家庭照片取出,看著爸爸的眼神練習說:「謝謝爸爸的養育之恩,我是優秀的人。我喜歡做我自己。」
第二、老公在場的家人聚會,練習不去先看老公的眼神,也請老公只要看到她的眼神,就輕輕搖頭示意,兩人有默契地轉移眼神,讓小嬋勇敢做自己,說出想說的話。
第三、小嬋有個六個月大的兒子,天真可愛,眼神無邪,每次看到媽媽就手舞足蹈。小嬋從兒子可愛的眼神找回自尊。
「吳老師,我已經原諒爸爸給我的無形傷害,等我繼續成長到內心強大,我會回老家,問候老爸,好好關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