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子安
住家附近,走路可達的距離內,開了一家7-11。因為店內有一個滿大的用餐空間,我跟兒子就變成常客,偶爾早餐、晚餐都在店內解決。店內的方桌,就成了我們的餐桌。
便利商店,承載了許多人的片段人生。九張大方桌組成一個用餐區,其中某個角落,一位阿伯穿著髒髒舊舊的襯衫和運動褲對著空氣講話,偶爾慷慨激昂,偶爾嘆一口氣。盯著他看的不只我,還有坐在他斜對角的中年男子,我們都知道,這位阿伯精神狀況出了問題,卻不知道他的親人在哪裡,很可能是隔壁公園的流浪漢進來吹個冷氣,這也是現代社會的悲哀吧!
坐在我跟兒子對桌的一位爸爸,帶著約莫10歲及5歲的兒子和女兒,邊聊天邊用餐,我想著:是媽媽正在忙,還是他也是單親呢?在我們右手邊的三名中年女性,正圍著一堆文件討論,其中一位顯然是保險經紀人,我聽到「儲蓄險」三個字;而在我們左手邊的桌子,坐了一群國中生,人手一機,個個都在玩手遊──看來,3C真的宰制了我們的下一代。
便利商店,也承載了我許多的回憶。國中升高中那年,因為沒考上好學校,我認命地和同學一起沿街尋找打工機會,正好有一家超商可供我們打工。那是個沒有7-11也沒有全家的年代,當時的超商沒有24小時開放,每天早上10點開門,晚上10點打烊。我們的工作很多,除了收銀、搬貨進貨、打掃,還要負責替身懷六甲的老闆娘煮晚餐。後來,因為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同學覺得太累便辭職了,我則是一直到媽媽要我去讀「國四重考班」,才辭掉這份工作。
高雄市七賢路一間全家便利商店,則是我跟初戀男友最常進出的地方。當時,我們經常在這家便利商店二樓的K書中心讀書,準備插班考大學,偶爾,他下樓幫我買咖啡,偶爾,我下樓幫他買點心如茶葉蛋等。那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
聽說國外的便利超商沒有這麼多即食性食品,大多是冷藏三明治、披薩、墨西哥捲,只能果腹,選擇、口味都沒那麼吸引人。然而,便利商店的即時性食品也挺令我憂心的,畢竟,我們看不到食品的製造過程。兒子愛吃我煮的菜,我應該多煮才是,不能拿單親當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