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6】隨堂開示錄 204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10 觀世音菩薩的應化身及其意義 2-4

星雲大師 |2020.07.23
3168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普陀洛伽山觀音殿」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圖/資料照片

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10

觀世音菩薩的應化身及其意義  2-4

為參加觀音七信眾開示 
時間:1983年3月31日  
地點:嘉義圓福寺

二、千手觀音:千手觀音,表示觀世音菩薩圓通自在,神通、威力無邊,具足千手千眼,無處不見,無處不能。我們侍奉觀世音菩薩,總想到在苦難的時候,菩薩能給我們救苦救難,其實,菩薩澤被眾生豈僅如此?苦難、刀兵固然救度,就是在冥冥之中,菩薩也時時刻刻都在加持我們。
菩薩加被眾生,就像父母愛護子女,而子女卻往往不知領受,不知感激。觀世音菩薩給我們的,我們又曾體會多少?
三、馬頭觀音:馬頭觀音之塑像有數種不同,要而言之,有三面二臂、三面四臂、四面二臂。馬頭觀音在密宗又名「大力明王」、「不動明王」,具大威力,觀世音菩薩不僅是顯教供奉的本尊,也是密教的本尊。我們常念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心咒。
四、白衣大士:在醫院裡,我們可以看到護士都是穿著白色的衣服,有「白衣天使」之稱。護士為什麼要穿白色的衣服呢?表示純潔,表示無限的愛心;觀世音菩薩人稱「白衣大士」,意思是具足清淨、慈悲。白色,在佛教表示菩提之意,並以智慧做為慈悲的依據。
五、楊柳觀音:觀音菩薩手持柳枝,給大家的聯想,往往是哪個眾生有病了,菩薩楊柳枝一拂,眾生的病就好了,這是從「事」上而言。從「理」上講,觀世音菩薩手持楊柳枝,是代表菩薩的本性柔和、忍辱,正如楊枝一般。
六、淨瓶觀音:淨瓶裡盛有甘露水,眾生一喝就能百病消除。我們還應該更深一層的知道,水,可以洗滌汙穢;水,可以滋潤萬物,而觀音菩薩的淨瓶,正是要讓眾生增長菩提心,滌蕩心垢的。
七、送子觀音:觀世音菩薩當成是註生娘娘、助產士或是婦產科醫師。觀世音菩薩示現此相,主要是將福德智慧、端正有相賜給人間男女,換句話說,孕期間的婦女,如果能信奉觀世音菩薩,稱念觀世音菩薩,這正是一種最好的胎教。
因為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會影響孕婦,使有祥和的情緒,加上孕婦對觀世音菩薩慈悲相貌的觀想,間接影響將來的孩子,能具足福德智慧、端正有相。
有些人家當孕婦臨盆的時候,總把佛菩薩聖像遮蓋起來,以為穢濁,恐對菩薩不敬,其實,在這種苦難的時刻,更是需要菩薩的加被。而汙穢與清淨,不該從事相上分別,應該以心印心,用清淨的一心來恭敬菩薩,才是真正的恭敬。
八、蛤蜊觀音:唐朝文宗好吃蛤蜊之類,海邊上漁民,為此大量捕抓蛤蜊到朝廷進貢。有一次,捕著一個很大的蛤蜊,但卻無法撥開,後來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它打開,可是裡面卻是一尊觀世音菩薩像。文宗大惑不解,而召請惟政禪師為他說明。禪師說:「物無虛應,這是陛下的感應,概是菩薩要啟發陛下的心,如《普門品》云:『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
唐文宗說:「菩薩是看到了,但並沒有說法呀!」
禪師問:「陛下相不相信?」
「蛤蜊之內現觀音,豈容寡人不信乎?」
禪師言:「這不就是菩薩對你說法?你既相信,還說什麼?」
觀世音菩薩的應化身,當然不只上述幾種而已,可以說是無處不遍,無處不在的。
中國四大名山之一的南海普陀山,有一尊「不肯去觀音」。相傳唐朝有一個日本人,準備將一尊觀世音菩薩像從中國大陸運回日本,船行走著,海面上卻奇怪的生出許多鐵蓮花攔住去路,推敲之下,大概是觀世音菩薩不願他去,而希望留在此地,那就是現在的南海普陀山,而那尊觀世音菩薩則被稱為「不肯去觀音」。澎湖馬公觀音亭,也是因為一尊觀世音菩薩像在海上漂流,到那裡停下來了。台南縣六甲赤山龍湘岩的石觀音,也是用牛車運載到該寺前就拉不動而就地建寺的。
去年(一九八二)十二月間,日本數十人組成的一個探險隊,到中國大陸杭州邊際二百多公里的地方探險。他們據說在那裡可以找到地下的世界,因此籌備了各種精密的科學儀器,欣然前往。奇怪的是,面對著那一座山,只要有人發出「啊」的聲音,山裡就會流出水來,聲音大,水就流得多;聲音小,水就流得少。山洞裡重重疊疊,時而爬山,時而涉水,在他們認為,在此之前,絕不可能有人能到這裡來過,因為洞中的一切,都是那樣的原始、自然。走了六十多個小時,終於到達盡頭,令他們驚訝的是,洞裡除了一尊觀世音菩薩像以外,什麼都沒有。而旁邊的地下有一個很大的洞窟,只要有人出聲,水就會流出來。然而洞中卻一個人也沒有。日本人已將這一段過程拍成電視。
觀世音菩薩真是無處不在,無處不現身,而在我的感受,觀世音菩薩儘管千變萬化,也只是一個;觀世音菩薩,不管祂在哪裡,都永久存在我們的心裡。你們各位稱念觀世音菩薩的人,能這樣的去認識,去體會嗎?如果能夠,觀世音菩薩一定會給我們救苦救難,一定會讓我們祈求如意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