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

文/黃鎮 |2025.07.01
55觀看次
字級
港埔黃氏「安記棧」紅瓦厝,結合了商業與住宅功能。圖/黃鎮
蔣氏古厝前的老井仍清澈見底。圖/黃鎮
蔣氏祖厝的燕尾式屋脊,象徵著科舉及第的榮耀。圖/黃鎮

文/黃鎮

漫步於高雄市林園區古厝群,時光彷彿在這片土地上緩緩倒流。古樸的磚牆、燕尾式屋脊、紅瓦與咾咕石堆砌出的傳統三合院,交錯著日據時代西洋式樣的建築風格,讓人彷彿走入歷史的畫卷。

這些古厝群見證了歲月的流轉,也承載著林園先民遷徙開墾的艱辛與榮耀。透過探訪這些歷史建築,不僅能感受到中西式建築的魅力,更能體會濃厚的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



蔣氏祖厝

燕尾翩然,歷史留痕

沿著文賢南路轉入幽靜的巷弄,蔣氏祖厝靜靜矗立於此,彷彿在低語著家族百年來的故事。

蔣氏祖厝擁有典型的三合院格局,燕尾式屋脊高高翹起,象徵著科舉及第的榮耀。這裡的開基祖蔣玉振,曾是清代武舉人,後人蔣秋香亦於咸豐年間成為舉人,蔣家在當時可謂書香門第。

然而,歲月雖然饒過了祖厝的主體,卻未能保留其「原汁原味」。後代子孫因缺乏古蹟保存的觀念,重新粉刷了部分房舍的牆壁,內部甚至貼上了磁磚,呈現出一種「中西合璧」的特殊風格。

古厝前的老井仍清澈見底,可惜牆面卻被塗寫上「古井體驗區」,再加上外露的抽水馬達管線,使原本富含歷史韻味的空間,少了些許古意。但即便如此,蔣氏祖厝的燕尾仍然驕傲地翹立,加上古厝內神采奕奕的長者津津樂道往事痕跡,成為現今少見的傳統閩南建築標誌。



港埔黃氏祖厝

百二門窗,大戶風華

港埔里「江夏」堂號的黃家祖厝規模,令人歎嘆為觀止。「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門」的格局,展現了大戶人家的氣勢。

廳堂九間、門屋五間,擁有三進二院,窗戶更是多達一百二十扇。後代子孫在其斜對岸建築的「安記棧」,也是一座極具特色的紅瓦厝,結合了商業與住宅功能,充分展現了當時家族的經營智慧與繁華。

黃家祖厝還擁有全台第二大的「大埕」,為當地「大黃」(林園區黃姓部落有大黃、小黃之別,前者從事工商政教為主,後者則以務農為生)部落格局,站在這片寬廣的空間內,彷彿能聽見過往家族成員在此聚會、談笑風生的回音。

儘管歲月更迭,祖厝仍然散發出一股厚重的歷史感,吸引許多師生及遊客到訪,遙想三百年前祖先渡台時,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的光景。



三張篰黃氏祖厝

紫雲堂的榮光

沿著王公里王公路前行,來到三張篰黃氏祖厝「紫雲堂」,為當地小黃部落堂號。這座傳統三合院歷經風霜,門楣上仍然保留著清代嘉慶年間賞賜的〈武魁〉匾額,見證了黃聖淮高中武舉的輝煌時刻。

這座祖厝依水而建,與前方的灌溉渠道相呼應,水流靜靜地從東北流向西南,象徵著家族生生不息的延續。建築群由咾咕石與土角牆砌成,前後落的建築結構顯示出不同年代的興建痕跡。左右護龍雖因現代需求改建,傳統與現代透天厝的交錯,卻更突顯了歷史的層次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