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之皇」朝鮮薊 熬夜護肝聖品 楊旻芳 |2020.05.28 語音朗讀 505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取自金禾康 影片說明:朝鮮薊的處理方式。攝影/張穎容、剪輯/楊旻芳【記者楊旻芳整理】在西式料理中常常會看到一種外觀非常特別的食材,看起來像是花,又有點像釋迦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朝鮮薊(又名洋薊,Artichoke),原產地在歐洲地中海,有「蔬菜之皇」之稱。朝鮮薊花苞的肥厚花萼可做成料理,在西式餐廳偶而能看到它的身影,不過大多使用罐頭或進口食材,台灣只有少數農友在梨山試種,竟種出大尺寸朝鮮薊。朝鮮薊的維生素含量非常豐富,過去古埃人、希臘人和羅馬人還將其定位成食用級藥草,能保健身體,保護肝臟,也是食療聖品之一。朝鮮薊,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很早就出現在猶太、羅馬和希臘料理中作為蔬菜食用,也成為現代義大利菜餚常用的食材 (義大利文為:Carciofi),因獨特的美味及營養價值,在歐洲有著「蔬菜之皇」、「蔬菜中的貴族」的美譽。圖/取自金禾康台灣農業試驗單位最早曾在1985年從國外引進種子試種,相較於原產地,臺灣由於氣溫偏高,平地種植花苞偏小,且產季僅有4月。但有農友在臺中梨山海拔2千公尺地區試種,意外種出單朵花苞重達400公克的上品,目前已入夏,產量卻正當盛產。朝鮮薊的外觀看起來就像一朵花,一般吃的層層包疊的「綠色、紫色葉瓣」其實是它的花蕾 (Flower Buds),市面上可以看到體型渾圓、最大能長到 600g 的球狀朝鮮薊 (Globe Artichoke),以及外觀類似鬱金香的迷你朝鮮薊 (Baby Artichoke),是主要花苞旁的附屬小花苞。圖/取自金禾康雖然朝鮮薊長得很大一顆,可食用的部位卻不多,處理起來也相當麻煩,再加上本土產量低,目前朝鮮薊料理多在高級飯店的餐廳才能吃到。料理前需要把外部的硬皮梗去除,內部黃白色的「花心」經水煮後吃起來像是澱粉質較低的菱角;至於罐頭製品則通常是使用迷你朝鮮薊醃漬,口感像是台灣人常吃的漬筍片。圖/取自金禾康挑選方式1 花蕾閉合者較佳,且表面沒有黑點。2 切開莖部時,應是飽水、無黑點者較新鮮,品質更好。 前一篇文章 【禪居食堂】日式家常菜 什味佃煮甘甜好下飯 下一篇文章 美味營養又可口的素食鑲甜椒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菜根香】暖心乾豆莢 媽媽的好滋味【節氣養生】護心健腦 可可黃豆漿【蔬食百味】四喜烤麩【純植生活】涼拌蘆筍【賣菜郎說菜經】麻竹筍 鮮嫩正對時【點心時間】粉紅草莓大福 作者其他文章素食需求增2成 台北君悅飯店茶苑供蔬食餐點無心插柳柳成蔭 樸城草食打造植物系美式蔬食店疫情後吃健康 台北凱撒大飯店Checkers轉型蔬食吃到飽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