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story64羅琳.鮑威爾 裸捐家產7500億 改善社會 撼動M型化結構

文╱楊慧莉 |2020.04.18
2929觀看次
字級
鮑威爾創「上大學之路」組織,協助弱勢青年上大學,讓他們有更好的人生發展。圖╱取自網路

文╱楊慧莉

二十一世紀,全球財富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貧富差距加大,呈現M型化的社會。但近來有一人試圖打破這樣不公平的社會結構,宣布要善用手邊龐大身家財產提振社會,她是賈伯斯的遺孀羅琳‧鮑威爾…… 

風雲人物
不只是賈伯斯的遺孀


羅琳.鮑威爾(Laurene Powell, 1963-)是已故蘋果電腦執行長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的遺孀,在丈夫於二○一一年過世時繼承了約兩百五十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七千五百億元)的財產;近期在接受《紐約時報》記者蓋爾斯(David Gelles)的專訪時表示,個人累積大量財富,約等於好幾百萬人財富的加總,這不對,也毫無公平可言。

鮑威爾進一步說,「我對累積家產沒興趣,我的小孩都很清楚,史蒂夫也不喜歡。我如果活得夠久,這筆龐大的財富就會在我身上畫下句點。」

因此,她不打算建立個人的家族王朝,而是要致力於將財產做最有效的分配,以永續的方式提振個人和社會。她相信累積大量財富「對社會是危險的」。此言論一出,鮑威爾一夕之間成為美國各大媒體矚目的焦點,其生平事蹟和一舉一動再度引發外界的關注和興趣。

從打工中學自立

鮑威爾出生於美國紐澤西州,三歲時父親死於空難,母親帶著她和兩位手足改嫁學校輔導員。由於家住湖邊,她在充滿大自然的氣息中成長。不在戶外的時間,她都待在家中閱讀,從書中認識這個世界;念書時,儘管成績不是很好,卻愛待在讀書館博覽群書。

從小,鮑威爾就知道要努力工作才能成功。家境並不優渥的她,成長階段就有四處打工的經歷,從送報、冬天幫人清掃門前雪到當小保母、救生員、游泳教練、餐廳服務生等;上大學時,她半工半讀,申請就學貸款和獎學金。她很早就學會了要自給自足,並引此為豪。

鮑威爾在賓州大學拿到政治學和經濟學的學士學位後,又在史丹福大學深造取得企管碩士學位。期間,她曾先後在美林投資管理公司、高盛投資集團工作;在自覺所做之事對世界助益不大後,辭職前往法國,在那裡住了八個月。

相夫教子創社企

一九八九年,鮑威爾與賈伯斯邂逅,賈伯斯當時到史丹福商學院演講,鮑威爾去聽了那場演講,因緣際會下兩人剛好坐在鄰座。兩年後,他們在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成婚,她成為羅琳.鮑威爾.賈伯斯。當時,賈伯斯已於幾年前辭去蘋果公司,在經營「NeXT」,接下來的二十年,他又回到蘋果公司,推出麥金塔電腦、蘋果手機、平版電腦等產品。

當賈伯斯忙著建立個人科技業,鮑威爾除了相夫教子,也沒閒著。她先是在養兒育女之餘於自家園子種菜、種香草,接著短暫開過一家小型的有機食品公司。一九九七年,她與朋友成立了一個協助弱勢青年學子上大學的組織「上大學之路」(College Track);二○○四年,她創辦兼具慈善和企業性質的「愛默生集團」(Emerson Collective),關懷觸角不再止於教育,更擴及移民改革、自然環境、社會正義等面向,藉以解決其中的難題。

走入世人的眼界

鮑威爾創辦「愛默生集團」時,賈伯斯已於前一年被診斷出罹患胰臟癌,只是後者竭盡所能隱瞞病情,直到健康每況愈下,紙再也包不住火,期間還陸續推出了翻轉全世界的蘋果手機和平版電腦。二○一一年八月,已瘦得不成人形的賈伯斯卸下蘋果公司執行長的職務,兩個月後過世。

賈伯斯在世時,鮑威爾遠離大眾的視線;她默默經營食品公司、投入教育和移民改革,以及照顧家人。賈伯斯過世後,她也遠離公眾視野多年。然而,近年來她對自己的公益事業愈來愈投入,只是她仍保持低調,僅接受少數採訪,如《紐約時報》等。她於受訪時侃侃而談自己的人生故事、政治理念和對社會改革的看法,有理想,但也務實,深知有些問題很複雜,無法輕易解決。

不管如何,在沉潛多年後,這位全球排名第三十五名的女富豪正要開始發揮她的影響力,證明自己不只是賈伯斯的遺孀。

與夫同調
發揮正面改革的力量


鮑威爾善用先夫留下的巨額家產做公益。她把「愛默生集團」變成一個慈善和社會改革的利器。在組織網站的簡介上,她說明這個集團「致力於更新社會上最僵化的系統,為個人、家庭和社會創造新的可能性」。在實際作為上,她投資了大筆資金於一些專門解決教育、移民、氣候變遷等問題的個人和團體。

深受賈伯斯影響

顯然,鮑威爾所關注之事攸關社會福祉,而她對社福議題的投入始於婚後從紐約搬至加州帕羅奧圖市(Palo Alto)時。

在新環境,她隨即發現離她所住之區不遠的東帕羅奧圖居住環境奇差無比,那裡收入低、空氣品質差、土地遭汙染、地下水有砷毒,因為多年來矽谷工業區把廢料丟到那裡。儘管美國許多城市都跟帕羅奧圖市一樣,不同的區塊顯現兩樣情,但鮑威爾仍為當地居民苦無翻身機會感到扼腕,深感是結構上的缺失,需要被重整。她想起美國總統候選人佩羅(Ross Perot)曾說過:「別忘了今天加爾各答的街上有個孩童快掛了,但他或她其實比你聰明多了。」

而她將自己的社會意識歸功於賈伯斯的影響,「我們在一起二十二年,但我認識他二十五年了。他在各方面影響我。我跟他一起成長,關係美麗而深厚。我們每天可以聊上好幾小時,很難說他在哪一方面影響我的世界觀,因為他有很多部分都融入到我的生命裡」。

不過,鮑威爾還是可以舉出她從賈伯斯身上學到的最大人生啟示,那就是:我們無須視所處世界為堅不可摧,當你放大檢視,其實我們都是四處移動的原子。所以,透過意志、意圖和專注力的能量,我們可以改變世界。讓我們行動吧!

為弱勢族群發聲

而今,鮑威爾希望能透過「愛默生集團」補救有缺失的社會結構。她原本只成立「上大學之路」,讓弱勢孩子也有平等受好教育的機會,但教育問題恐怕只是貧窮社區冰山的一角。弱勢者有財務窘困、居住環境惡劣、健康不佳等問題,如果是移民,還有身分問題,需要整體獲得解決才行。「愛默生」一把罩的傘式組織便應運而生。在運作上,鮑威爾期待它能帶進所關心的議題,並發揮連結性的影響。

當然,許多問題不是那麼容易解決。舉例而言,她在輔導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時,發現他們因移民身分「非法」而無法取得政府的財政支持。於是,她在二○○二年便與學生收集簽名,並寫了一份完整的請願書,將它帶進華府,希望能被寫入「夢想法案」(Dream Act),然後透過立法,讓這些學生有合法的身分。然而,十八年過去,至今仍無法通關,讓人沮喪,但鮑威爾誓言有生之年絕不放棄。她坦承家族裡有人支持美國總統川普,但也直言批評川普「妖魔化移民」的愚蠢政策。

收購媒體正視聽

川普自上台以來的諸多聲明和政策,讓鮑威爾深感是在釋放黑暗的力量,撕裂美國的社會結構。去年,她針對川普對媒體的攻擊發表演說,為獨立新聞辯護,也捍衛新聞人的權益。她認為,若無適當的新聞報導,民主將受到威脅。

鮑威爾對媒體力量的正視,也可從「愛默生集團」近年來收購美國一些極具影響力的媒體嗅出端倪,如美國最受人尊敬的雜誌《大西洋月刊》、打破傳統印刷的現場類雜誌《Pop-Up Magazine》等。

她讓自己成為有力的媒體人,除了跟她過去當過送報員有關,並藉此追憶過去有很多報紙的年代,最終目的是在「形成一股有力的輿論力量」,滿足大眾「知」的權益,也是為了對抗川普等譴責「假新聞」的惡勢力。如果說,賈伯斯創造了科技載具的硬體,鮑威爾則是在文化內容的軟體上著力。兩人琴瑟和鳴,再度合體。

愛默生忠實信徒

但,鮑威爾不僅涉足媒體,也將觸角伸及影視、體育等領域。她投資電影工作室,也收購巨大體育娛樂公司(Monumental Sports & Entertainment)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這家公司擁有NBA球隊華盛頓奇才隊和NHL冰球隊華盛頓首都隊。她事事關心,反映她的信念,即貧窮、教育、個人健康、環境正義等問題都是彼此相關,連成一氣。

「當你拉出一條線,就會織出整條地毯,」她說,「如果你要從事社會工作,只專注於一件事,是不可能取得長久的進步。」

看來,鮑威爾要做的事還很多。她也不再只是賈伯斯的遺孀,而是媒體大亨、投資者、企業家,也是以富人之姿捍衛窮人權益的正義鬥士,更是她所景仰的美國哲人愛默生的忠實信徒。

愛默生有許多智慧名言,其中一句:「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不然就等於零。」對照鮑威爾如今的一舉一動,不禁讓人莞爾一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