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鹿身上的斑點能夠逃避獵食者、調節溫度及辨識個體,斑點與生存及繁殖能力息息相關,那長頸鹿的斑點是怎麼來的呢?根據近期PeerJ一項研究顯示,長頸鹿身上的斑點圖案特徵是由母親的身上遺傳到下一代。 圖/wiki
文/科學月刊編輯部
長頸鹿身上的斑點能夠逃避獵食者、調節溫度及辨識個體,斑點與生存及繁殖能力息息相關,那長頸鹿的斑點是怎麼來的呢?根據近期PeerJ一項研究顯示,長頸鹿身上的斑點圖案特徵是由母親的身上遺傳到下一代。
早在1968年,非洲第一位長頸鹿田野研究員達格博士在研究中表示,長頸鹿的斑點,包括形狀、數量、面積及顏色都是可以遺傳到下一代身上。但因當時達格只研究一間動物園裡的長頸鹿,研究取樣數不足而未被重視。時隔50年,科學家終於證明了達格當初的理論。
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李(Derek Lee)博士的研究團隊,分析野生馬賽長頸鹿(Masai giraffe)的生存記錄及照片。研究人員測量11個斑點中的其中2個,發現母親身上斑點的形狀及邊緣圖案與幼年的長頸鹿非常相似,確認長頸鹿的斑點是可以藉由遺傳傳遞至下一代身上。李博士表示,要判斷長頸鹿的親子關係,觀察長頸鹿媽媽會不會舔幼年的長頸鹿即可確定,畢竟長頸鹿不會去舔其他的小孩。
另外研究人員表示,長頸鹿的皮膚顏色是均勻的深灰色,牠們身上的斑點顏色及形狀變化非常大,從類似圓形到鋸齒型的圖案皆有。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斑點的樣式不會發生變化,這便讓研究人員可以藉由斑點識別出每一隻長頸鹿的個體。李博士表示,過去人們對於哺乳類身上的斑點了解並不多,希望透過這次的研究未來也能應用在觀察與分析其他哺乳類動物的花紋上。
想看更多或訂購《科學月刊》請上www.scimonth.com.tw,一同進入科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