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31】隨堂開示錄 14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4 讀書就是讀人、讀社會 3 - 1 《遠見雜誌》副總主筆游常山先生專訪

星雲大師 |2019.10.28
2021觀看次
字級
大師與棲霞律學院學生合影於南京棲霞山寺。(1989.04.19)圖/佛光山提供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4

讀書就是讀人、讀社會 3 - 1  

《遠見雜誌》副總主筆游常山先生專訪
時間:2010年5月30日
地點:佛光山台北道場

基本上,我也是個讀書人,但是在學校裡正式讀書,倒是沒有。我童年的時候,家裡貧窮,連吃飯都困難,哪裡能有因緣讀書?雖然如此,遵循古禮倒是有的,家裡總希望小孩子都能去念私塾,拜「至聖先師」孔子。
其實,進了私塾,也沒有書念。我記得去上課的幾天裡,每天去都要交四個銅板,一天下來,也只念一個字。
第一天學的是「人」字。老師在紙塊上寫了一個「人」,學生就念「人」,有時候學生不會念了,老師就會把紙塊翻過來,上面畫有一個人像,大家就知道這叫「人」了。
第二天去,學的是「手」,當學生記不住的時候,老師同樣是把紙塊翻過來,學生看到上面畫的一隻手,就知道這是「手」。就這樣,之後又相繼學了「足」、「山」、「水」、「牛」、「羊」、「狗」等字。
在私塾的學習,有錢才上得了課,沒錢就去不成,所以所學有限。不過,陸陸續續加起來也上了兩、三個月的課。
漸漸地,我又學會了一些字,那是我不會念字的母親教我的。他身體不好,得了一種病,每到夏天就全身無力,臥病在床,讓做兒女的看了很不忍心。當時我年齡雖小,卻也想到要解除媽媽的寂寞,於是就在他的床邊念書給他聽。因為識字少,遇到不會念的字,往往結結巴巴地念兩個字,就要停頓。這時候媽媽就會幫我把句子湊齊,好比「自古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定乾坤……」這樣的句子,雖然他沒有念過書,但是這許多小書裡的句子他都會背誦。所以,不會念字的母親也教會了我念字。
後來在棲霞山出家,偶爾有一些老師來給我們上課。他們很多都不擅長教學,我就從他們身上去研究應該怎麼講,粉筆字應該寫在哪裡,人應該站在什麼地方。漸漸地,不會教書的老師,也給我學會了一點做教師的條件。


口念耳聽學誦經


不論家庭貧富,父母生養的兒女,素質總是有好有壞,就好比一棵樹,有的長得很好,有的長得不好,植樹者就要去研究,應該把它種在什麼地方,享受什麼風水,才能讓它健康成長。
我的父母雖然沒有教育我的優厚條件,但是他們生養我一個很好的性格,倒是對我一生很有幫助。比方我有勤勞的性格,從小就很歡喜做家事,舉凡洗碗、掃地、抹桌子等,都不用人家叫喚,我自己就會主動去做。
另外,我也發現自己有慈悲的性格。有時候,小孩子歡喜玩弄蜘蛛、蝴蝶、蟬,而我卻不歡喜這麼做,我喜歡保護生命。
在兒童時期,養成良好的性格是很要緊的。依照中國的古禮,每天早上,小孩子出門到私塾念書前,一定要向父母告辭:「爸爸、媽媽,我去上學了。」說明之後,才可以離開。放學回家後,也要說:「爸爸、媽媽,我回來了。」私塾老師都是這麼要求我們的,而我自己也本來就有這種恭敬長上的性格;因為我知道,所謂「尊師重道」、「孝順父母」,與讀書一樣重要。
當我還在棲霞山讀書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要上山砍柴、到河邊挑水,尤其山區裡沒有水,挑一擔水,往往要走上一、兩公里路。
我也很愛好煮飯、燒菜給大家吃。寺院裡不是十分要求我們要會煮飯、燒菜,但是我有興趣,所以一有時間,我就去討這份工作。
說到讀書,實在不容易有時間。不過,每天做早、晚課,至少都要念課誦本,學習念經。那許多經文的文字都很深奧,不容易背,學起來也特別辛苦。像〈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等咒語,都是鼻音,很難念。但是像《阿彌陀經》、《普門品》、《金剛經》之類的經典就比較容易念了。總之,那時只要一有時間,我就念課誦本。
後來我覺得,光是靠口念很難學會,還要靠耳聽。尤其做課誦時,如果我用心聽別人誦念,也很容易記住文字。看書,今天看了,明天可能就忘記,但是耳朵聽來的,聽過了,可能還會記得。耳根和眼根比起來,功用並不差。


開啟人生閱讀之門


我有一個很好的念書機會,那是在我十幾歲的時候。當時中日抗戰,南京師範學校及幾個大學、中學都遷移到大後方去,許多學校的圖書館都沒有人要了。當時有一個棲霞鄉村師範學校,校園裡到處散落書籍、講義,我們寺裡就去把它撿回來,成立了一個小小的圖書室。但是沒有人要讀書,圖書室也就沒有人管理。當時我年紀還很小,寺裡就叫我去看守。
看守的同時,我也想藉機讀書,可是又不知道哪些書好讀?哪些書不好讀?我就看那些來借書、會讀書的人,都借些什麼書,也就知道哪些書好看了;如果不好看,他們怎麼會借呢?他們還了書之後,我就再拿來讀。
當然有些書也是讀不懂,但是我記得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是《精忠岳傳》,講的是南宋岳飛的故事。
內容提到岳飛的母親為他在身上刺刻「精忠報國」四字,以及他後來幫助宋朝與金抗戰的忠心耿耿。書中甚至還描寫他的兒子岳雲、女婿張憲、結拜兄弟牛皋等好多的人物,看起來好熱鬧。遇有不認識的字,我就會意,去想這是什麼意思、那是什麼意思?讀了有趣味,也就要捧讀再三了。這本書與開啟我人生閱讀之門的關係重大,同時也教導我,人要盡忠報國,要做一個好人。
因為沒有老師教導,所以要找自己讀得懂的書。最初跟隨母親的時候,我讀書給他聽,讀的是一些通俗的鄉村俚語,在我們揚州人叫做「七字段」,每七個字一段,讀來就像詩詞一樣。
後來字認識多一點了,就讀中國古典小說《七俠五義》、《小五義》、《封神榜》,漸漸覺得太短,讀來不夠味,就開始讀大部一點的書,例如《儒林外史》、《西遊記》、《水滸傳》,尤其是《三國演義》,讀到「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諸葛亮空城計」,劇情真是迷人,叫人讀到廢寢忘食。
這時候發現自己愛讀書的習慣已經養成。
圖書室裡應該有幾萬冊的藏書。我從十二歲開始管理圖書,當然這段期間也不只我一個人管理,也有交給別人管,不過在我做別的職務的時候,前前後後也讀了不少書。我在棲霞山有六、七年的時間,從沒有外出過,在山上,除了挑柴、擔水之外,就是讀書。
偶爾難得,也有從其他地方來為我們上課的老師。每當有老師要來,就如同新聞一樣,大家都很興奮:「今天什麼人要來跟我們講話了!」
因為棲霞山在山區,交通不便,大部分的時候,專家學者是請不起的。不過,當中也有一些師父很有學問,只是他們平時也有公務,只能偶爾發心,教我們一點課程。棲霞山的老師,教學方式多是很古老、傳統的。(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