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4金剛經講話】金剛經講話第一 布施心應無所住分第四

星雲大師 |2019.07.13
2705觀看次
字級
己丑銘阿彌陀佛諸佛菩薩像/新羅神文王九年/韓國首爾國立中央博物館藏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己丑銘阿彌陀佛諸佛菩薩像/新羅神文王九年/韓國首爾國立中央博物館藏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二、福德性如虛空

布施的福德有多大呢?在布施的性德上,布即是普遍,施即是散盡,以外相種種施為,藉此普能散盡心中的妄念習氣,滅絕煩惱蘊集。佛陀為什麼要用虛空來譬喻福德呢?窺基大師在《金剛經贊述》中說明「虛空喻」有三種因緣:

(一)虛空遍一切處:周遍圓滿,長久不絕。

(二)虛空高廣殊勝:風所不飄,水所不溺,火所不燒,物所不壞。

(三)虛空無盡不窮:無物比倫,畢竟常住。

虛空因為具有遍一切處、高廣殊勝、無盡不窮等性德,因此佛陀以此譬喻布施之福德如虛空無能勝數。

誠拙禪師在圓覺寺弘法時,法緣非常興盛,每次講經時,信徒都擠得水洩不通,因此就有人提議要再擴建更寬敞的講堂。

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裝了一百兩黃金,送到寺廟給誠拙禪師,說明是要捐助建築講堂之用。禪師收下黃金,就忙著處理別的事,信徒對此態度十分不滿,心想:「一百兩黃金可不是個小數目,怎麼這個禪師拿到這筆鉅款,連個『謝』字也沒有?」於是就尾隨在禪師的後面提醒道:「師父!我那口袋子裡,裝的是一百兩黃金呀!」

禪師淡然的應道:「你已經說過了,我也知道了。」

信徒更是生氣,提高嗓門道:「喂!師父!我今天捐的是一百兩黃金呀!難道你連一句『謝謝』也沒有嗎?」

禪師剛好走到大雄寶殿,就停下:「你捐錢給佛祖,功德是你自己的,如果你把布施當成一種買賣,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說聲『謝謝』!從此你和佛祖銀貨兩訖!」

這雖是一則禪門小故事,但是也提醒我們布施時要能不住相,不可以把布施當成銀貨買賣。佛陀把布施福德的果喻為虛空,果亦是從因中來,布施時,心若能如虛空坦蕩無為,沒有親疏好惡的揀擇,果報就能像虛空廣大殊勝無邊。

如何做到視一切眾生如赤子,內破慳吝心,外行利益事?有三種妙觀,可以培養我們如虛空廓然的平等心:

(一)厭離觀:觀生死業趣,眾苦逼迫身心,諦觀思惟,身聚如沫,命非久長,以此厭離觀,能對自身及財物不起貪著,而行大施。

(二)菩提觀:觀佛果相好殊勝,法性本自具足,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因知菩提本性平等,故能尊重一切眾生而行布施。

(三)慈悲觀:念眾生不逢佛時、不明法時、不敬僧時,不知三寶,不信因果,造種種惡業,如迷醉人行路,如無足人渡河,實為可憫,由此念眾生如己身膿瘡,必悉心護念救度。

厭離觀像一面鏡子,照見世間所有身內身外諸物,悉皆敗壞無常,由此厭離,發大心行大布施。菩提觀像一把慧劍,截斷心、佛、眾生的妄想念流。慈悲觀則像通明的燈塔,接引迷航的眾生安全到岸。三種妙觀,長養我們的心能平等如虛空,湛然清淨。

三、無相施福難量

雖心不住六塵,但布施於事相上的福德卻歷歷宛然,如種一得百,絲毫寸縷皆悉功不唐捐。《金剛經宗通》云:

修福不修慧,則法身不圓;

修慧不修福,則報化不圓。

行者於因地修行,若欲圓滿法、報、化三身,則如車乘之雙輪、如飛鳥之雙翼的福德與智慧,缺一不可,必須福慧二嚴,才能三身具足圓滿。因此,點滴善業資糧,都不可輕心慢心、等閒視之!

有一次,佛陀和阿難入城乞食時,看見一群孩童在路旁嬉戲。他們聚沙成土,以土捏造房屋和倉庫,並以土做米,儲藏於沙土造成的倉庫中。

這時候,有一個小孩,遙見佛來,生起布施的心,天真地捧著沙土做的米供養給佛陀,佛陀微笑的接受。阿難很疑惑,不明白佛陀為何要接受這沙做的米,回到精舍後,阿難合掌恭敬請問道:「佛陀!這小兒布施一點沙土,又有什麼功德呢?這沙土做成的米,為什麼你要接受呢?」

「阿難!你忘記了嗎?佛法貴在發心的真偽,不在事相的美醜貴賤,這小兒發無分別心行大布施,不可輕視!小兒的泥土供養,於我涅槃後一百年間,將得到作大國王的福報,名叫『阿育』,而且其他小兒,也都會做他的侍臣擁護他。這小兒會興隆三寶,於閻浮提遍布我的舍利,廣建八萬四千塔,令已信者增長善根,未信者有得度因緣。」

小兒布施一掬之土,因無沾染惡濁汙穢之心,以一念澄淨清明,獲得國王的福報。我們豈能輕忽一粒芥子的因緣?這細微如芥的種子,他日將會是華枝春滿,庇蔭天下蒼生的挺立大樹。

四、心應無住而住

我們凡夫的一顆心,總是紛擾不已,如經典上所說「念念如瀑流」。凡夫心住在五欲聲色的追逐中,而四果聖賢則住在寂滅的法樂裡,至於菩薩,則無所住,以遊行教化眾生為事業。經文中,佛陀教誨菩薩要明白,布施不住六塵,福德將如虛空不可思量;最後並且要菩薩「應如所教住」,當如佛陀所教,如虛空無住而住而安住其心。

心住在哪裡呢?千古聖賢都在覓求這個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的「無位真人」。禪門中,二祖慧可立於雪中,獻臂求法,希求達摩祖師能開甘露門,為其安心。祖師說:「把心拿來,我為你安!」慧可忽悟「覓心了不可得」,達摩祖師曰:「我已經為你安心。」心既是生滅遷流,當然覓心了不可得。心雖然瞬息幻化多變,但佛性則不論入驢胎馬腹,也不減損半分!

就如太陽於虛空無住而住,心不應住凡聖兩邊,不應住迷悟兩邊,不應住真妄兩邊,不應住有無兩邊。念頭一落偏頗,就如同灰塵落目,必須揩拭,即使是金屑,眼中也不能容得半分。

侍者文遠在大雄寶殿禮佛,趙州禪師看到,就趨前用拄杖打他:「你在幹什麼?」

文遠不明白老師為何要棒打他,大聲答道:「我在禮佛,沒做錯什麼呀!」

趙州禪師再追問:「你禮佛是幹什麼呢?」

文遠回答說:「禮佛也是好事呀!」

趙州禪師拿起拄杖又打了他一下:「好事不如無事。」

第四分以離相、無住布施,打破我們執取有限福德的迷思,徹見我人如虛空的法性。佛陀藉由福德如虛空不可思量的譬喻,讓我們反觀到自己也有本然天真之覺性,如虛空一般,風、火、水劫所不能壞。

心無所住,需要用時間來修鍊完成,要時時警醒自覺,檢查自己的發心,究竟是邪正、真偽、大小、偏圓?經典言:「發心正,果必圓。」心不住而住,從調伏柔順到安住如虛空,我有幾點安心之道,可以讓我們在生活中慢慢熟練和這顆心相處。

(一)酷暑寒冬都美。

(二)南北東西都好。

(三)高低上下都妙。

(四)人我界限都無。

從欣賞大自然的寒暑變化,繼而安處世情的濃淡冷暖,不去分別地理方位,明白處處都是好風好水,不妄分高低上下,能尊重一切不同種族、不同階層的人等,人我既然沒有界限,了知大家是互存互依的生命共同體,就不會有傷害侵犯眾生的言行。如此,人人安住其心,即是和樂愛敬的人間淨土。

習題

1.為什麼布施要「不住色聲香味觸法」?

2.佛陀以虛空做譬喻,和福德有什麼關係?

3.「不住相布施」是什麼意思?我們在生活中要如何做到?

4.有住、無住的布施,和我們調伏妄心有什麼關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