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關係 跨向和解? 從洞朗對峙到「非正式」習莫會

潘楠慕 |2018.04.29
1367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將與印度總理莫迪非正式會晤。圖/法新社

編譯/潘楠慕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非正式會面」,就世界面臨的重大改變進行深度的策略性溝通,並就中印關係的總體、長遠策略問題交換意見。

印度前外交部祕書、中國事務專家蘇傑生(S Jaishankar)向印度亞洲國際新聞社(ANI)表示:「會談議題是開放的,這會是中印關係發展非常大膽的一步。」

就中印關係來說,發生洞朗對峙事件的二○一七年是摩擦不斷的一年,但二○一八年至今已經出現雙方關係重啟的跡象。印度新德里當局在處理馬爾地夫的憲法危機以及「藏人行政中央」的議題上,對北京採取了和解的基調。而北京方面,則在二月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以伊斯蘭堡支持極端組織為由向其施壓時,不再為巴基斯坦站台。

在另外兩個對新德里來說相當重要的問題上,也因為北京單方面的暫停行動而逐漸平靜,包括重新開放前往普蘭縣岡仁布欽山(Kailash Mansarovar Yatra)的乃堆拉山口道路,以及共享布拉馬普特拉河和薩特萊傑河(Sutlej River)水文數據等。

不過,中印之間依然存有歧見。中國大陸反對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NSG),以及持續在印度洋區域拓展勢力等問題,目前仍待解決。另外,中印兩國之間的貿易雖然快速成長,但中方卻享有極大的貿易順差。

印度與美國、日本以及區域周邊力量的緊密關係,使得中國對印度保持警戒態度。印度是否參與「印太戰略」以及邊境軍力建設等問題,也使北京當局的疑慮難以消除。

美國總統川普力倡以「印太戰略」取代歐巴馬任內提出的「重返亞太」方略。有意以美國為首,聯合日本、澳洲和印度,組成處理地區事務的體系。這個提議看起來顯然是針對中國制定的策略,但或許仍然是一個鬆散的概念,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實際行動。

中國對於印度「印太戰略」的疑慮,就如同印度對於中國如何看待巴基斯坦一樣。有鑑於兩國已是愈來愈重要的貿易夥伴,印度或許會希望在戰略事務上打安全牌。

印度外交部長在莫迪與習近平會面之前先行造訪中國大陸,顯示印度有意願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只不過基於一九六二年戰爭的歷史,雙方仍有所顧忌。

北京當局正面對來自美國的對抗態度,不管在經濟領域還是地區戰略領域,美國都有意對中國擴大聲勢。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兼外交部長梅農(Shivshankar Menon)表示:「其他國家帶來的威脅,應該會使中國大陸領導層願意與印度建立邊境和平,這樣就可以專注處理這些威脅,不需擔心中印之間的狀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