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玉佛殿兩旁的玉雕淨土變相圖。圖/資料照片
飛天獻供。圖/聶南溪繪 佛光山提供
西齋淨土詩(選錄二)
曾於淨土結因緣,
二六時中現在前。
每到黃昏增善念,
遙隨白日下長天。
如來寶手親摩頂,
大士金軀擬拍肩。
不借胞胎成幻質,
吾家自有玉池蓮。
──明‧梵琦楚石
西齋淨土詩(選錄二)
曾於淨土結因緣,
二六時中現在前。
每到黃昏增善念,
遙隨白日下長天。
如來寶手親摩頂,
大士金軀擬拍肩。
不借胞胎成幻質,
吾家自有玉池蓮。
──明‧梵琦楚石
【賞析】
《西齋淨土詩》是千古的絕唱和淨土宗的要典。它不但把人間的愁苦和無奈描寫得淋漓盡致,同時也指出一條安樂和解脫的明路。在這首詩裡,梵琦禪師點出念佛行者與彌陀、諸大菩薩感應道交的殊勝情景,藉以提升念佛人的信心道念。
「曾於淨土結因緣,二六時中現在前」,由於過去曾在極樂淨土結下了深厚的因緣,因此淨土的殊勝景緻於二六時中,無時無刻皆顯現在眼前。例如到寺院道場參加念佛共修、佛七等修持,就是和西方淨土結因緣、在西方的蓮池種福田。
「每到黃昏增善念,遙隨白日下長天」,每到黃昏之時,更加增長了嚮往極樂淨土的善念,心念隨著日落直下西方之長天。這句話也隱含勸請世人要把握光陰,精進念佛。
「如來寶手親摩頂,大士金軀擬拍肩」,阿彌陀如來的寶手親自為我摩頂授記,西方的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凈大海眾菩薩的金色形軀也來拍肩鼓舞。
「不借胞胎成幻質,吾家自有玉池蓮」,我們的色身是幻化不實在的,透過念佛的功德力,可以借假修真,證得清淨法身,等於在內心的極樂淨土的蓮池裡種下清淨的蓮花。
【修行問題】
共修和自修的差別?
「自修」是自我潛藏,從縮小自己開始,來長養恭敬心,乞求佛法。「共修」則為大乘佛教所提倡,是團體集會的活動,靠大眾的力量彼此相互砥礪,福慧增上。
例如佛陀說的每一部經,都必須有「眾成就」,有聲聞大弟子、菩薩僧眾及無量天人等眾的參與、發問,令大眾心開意解,悟入聖諦。又如諸佛淨土,皆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共修共成,而得不退轉。
自修容易流於自我封閉,退失精進向上的力量,而共修容易發掘自我短處,以維護菩提的種苗。自修缺少境界的考驗,難免會貢高我慢,而共修則具足慚愧的美德,自然能成聖成賢。
古云:「寧在大廟睡覺,不在小廟辦道。」好逸怠惰是人性的本然,在大眾中共修,可以時時警惕自己,不易退失菩提。
──節錄自《佛光教科書(九)佛教問題探討》〈修行〉
加持的真義
文/星雲大師
一個小孩子,對人家說:「我的爸爸是總司令」,他的爸爸是總司令,就能加持他。有的人說:「我的祖先是岳飛」,岳飛這個名字就能加持他。
一件袈裟,我一看,馬上合掌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有感受,我就得到了加持。有修為的大德,為你摩頂,你覺得好歡喜,增加許多信心,讓你坐飛機不怕,游泳嬉水也不怕,有這種力量,就是加持。
所謂「加持」,就是心靈上的力量,心靈上的感受,有了這種力量、感受,就是加持。
佛教講「三業加持」,有的人身體不舒服,到寺院裡請求法師賜香板,身體果真好了起來;有人說這是心理作用,但是心理作用就是加持。有的人肚子餓了,桌上有一塊供過佛的餅乾,他一吃就可以走更遠的路,因為他有信心,知道佛祖會加持他。
「加持」就是製造精神力,例如九一一事件,美國總統布希呼籲民眾不要怕,保證要消滅恐怖分子,這句話可以「加持」,安定人心。大家在恐怖之際,有人說佛祖會保佑大家,把自己交給佛祖,這就是加持。
到寺院禮佛,聽一場講演,恐怖感消失,就是得到加持。所以怯懦的眾生力量不夠,需要信仰,需要他人的力量、思想、慈悲、精神力的加持。
加持,要施者、受者彼此有溝通、有交流,尤其要有信心、有誠心、有謙虛的心,才能受用;傲慢的心得不到加持,無法受用。
加持的感應,有顯應,也有冥應。一句安慰、鼓舞的話,讓人重拾信心,打消輕生的念頭,這就是感應。人在脆弱的時候,特別希望獲得加持,也就是需要別人的幫助,所以並非一定要佛菩薩的加持,親戚朋友常常幫助我,就是加持我。
加持最主要的,要從他力加持,到自我加持;自己的信仰、慈悲、智慧、忍耐,都能自己加持自己,這才是加持的真義。
──摘自《迷悟之間》第七冊 p.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