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昔日東北、華北冬季風貌。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星雲大師
到了陰雨的天氣,或是到了冬天風雪季節來臨的時候,就不能出去打梭了,那兒童還可以玩什麼呢?玩「踢毽子」。
踢毽子
這個毽子,可以是用羽毛做成,也可以用雞毛,或是紙做成,裡面再綁上銅錢或是有重量的東西,我們就可以用腳把它踢到空中去。上去了,掉下來,再把它踢上去,有的人單腳不動,用另一隻腳踢,一次可以踢幾百下之多。或是還有其他花樣,從右腳踢到左腳,左腳踢到右腳,甚至於還有朝兩邊踢,就從右腳的右邊踢到左腳的左邊,這麼來來去去,也可以踢好多個。甚至,有的是文踢,有的是武踢。
踢毽子,據說是軒轅黃帝發明的,但是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穿鞋子,都是赤腳踢,腳底有弓型凹處不平,大家也踢得不亦樂乎。經過五千年的演變,人類也慢慢發展到穿鞋子,毽子漸漸演變到現在有紙毽子、雞毛毽子等各種樣式。中華文化歷史的淵遠流長,從踢毽子可以看得出來。
在我們家鄉揚州,踢毽子有好多的花樣,各有不同名稱。勾,是把腿子向前一跨,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前腳不動,用後腳子踢;另外還有跳、蹺、跪、踩、蹦、剪、躍……好像有九級之多。現在那許多內容,我都已記不清楚了。在冬天寒冷的時候踢毽子,可以加強禦寒,有溫暖的感覺。
說到寒冬嚴冷,如果是大雪飄飄的日子,兒童都好高興,可以出去堆雪人打雪戰,這也是一種嬉戲。但是身子弄髒了以後,回家來,又會給父母一陣打罵。假如說天氣很好又有風的時候,那就可以放風箏了。
放風箏
「放風箏」大部分都在秋冬的時節,蔚藍的天空、秋天的涼風,我們年紀小的孩子沒有能力做大風箏,只有放「一片瓦」。大概像屋頂上琉璃瓦那樣子大小的紙,把兩端的角彎一下,弄根竹子黏起來,成為像瓦一樣弧形的風箏,再加上尾巴飄飄然的樣子,很是好看。因為風從兩旁走,裝上尾巴,能有平衡作用,避免風箏東倒西歪。但一片瓦都是小小孩玩的,只能飛個三、五丈高,就已經相當不錯了。如果風大,一吹,把線吹斷,它就飛了走,最後落在人家的屋頂上,就還跟人家要求爬上去拿下來,這不免又是要吵架了。
風箏的種類有多種,從一片瓦再到四角風箏、六角風箏、八角風箏,燈球等於現在的汽球,百足則像蜈蚣一樣,一節、一節的很漂亮,這得要風很大的時候,才放得上去。
大人放大風箏的時候,要用大的麻繩綑在樹上,或是幾個人綑在腰上,因為風箏的力量是很強的,它甚至可以把人拉到好遠的地方去。當風大的時候,線就放長一點;風小的時候,線就縮短一點。風箏上到了空中,在空中擺動,非常好看。有的人會在蜈蚣的上面繫上哨子,放到天空去,風一吹,就出現響聲,好像奏樂一樣。風箏一放上天空,兒童們就跟在蜈蚣的後面,奔前奔後的幫大人們拉線,找尋風箏落下來的地方,或收線、或收風箏,都聽那許多大孩子的吩咐。
滾鐵環、丟手帕
除了上述的這許多遊戲以外,「滾鐵環」是最沒有輸贏了。滾鐵環,就是用一個鐵的圓圈,然後用另外一根鐵條撐持,讓這個鐵環滾動不要讓它倒下來。這就等於拍著籃球走路,而不讓籃球丟失是一樣的功夫。
還有其他像一般在台灣各地都有的「老鷹抓小雞」、「丟手帕」等,但這都要有好多小孩子聚會的時候,才玩得起來,一個人或兩三個人不好玩。
每到下午,我們兒童自然就到廣場集合起來玩,大家圍成一圈,一個人就站起來丟手帕,拿到手帕的人,就要站起來追趕丟手帕的人。其他的小孩,嘴巴大聲念著歌謠:
丟手帕、丟手帕,讓你不知道,
等到他回來,你就吃不消;
丟手帕、丟手帕,輕輕放在你後面,
大家不要告訴他,
快點快點抓住他,
快點快點抓住他。
如果沒有注意被抓到,就會罰他唱歌或做怪動作,如讓他在地上爬等等,遊戲趣味不減。這許多遊戲,其實都是訓練兒童智慧的,小孩子這樣玩,可以把聰明智慧創意玩出來,而這些窮苦的兒童不這樣子玩遊戲又怎麼辦呢?
還有,當時的父母他們沒有教育的方法,只想到小孩子不可以玩,其實玩遊戲是兒童的天性啊!像現在的兒童真是有福氣,父母都帶他們遊公園、逛百貨公司、去迪斯奈樂園,都是為了滿足小孩的玩樂。所以我說,童玩,可以玩出人格、玩出道德、玩出智慧。
拔河、打陀螺、打彈珠
再說到「拔河」,其實拔河也不容易,一個人從家裡要找到一條禁得起雙方兒童拉扯力的繩子,在那個物質生活貧瘠的時代,並不容易有的;如果有,也要小心的從家裡面偷一條麻繩出來,如果給家裡的大人知道了,也是要挨一頓打罵的。所以,在那個窮苦的鄉村裡,要想找一些童玩遊戲,著實是真的不容易。
可是兒童們有時沒有書可讀、沒有學校可進,就是靠著這許多遊戲養成合群的習慣。在我們那個時代,小孩子都會想得出不花錢也可玩的遊戲,好比「打陀螺」,你只要把一個木塊削尖了,然後弄一條繩子圍緊它,再往地下一甩,它就滾啊轉啊,一直旋轉,配上「嗡」的聲響,這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很厲害、很有藝術感。
「彈玻璃珠」它是一個對打追趕的遊戲,拿出自己的玻璃珠相互對打,我的打到你的,你的就是我的;假如打不到,但剛好掉在你的旁邊,你可以來打我,打到珠子,就歸你所有了。跟前面提到的「老虎歸洞」一樣,擁有最多玻璃珠的人,就是我們的英雄。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