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苦樂童玩記4-3

文/星雲大師 |2025.11.13
56觀看次
字級
民國時期的秦淮河畔,儘管沒有古代考生流連忘返,不過繁榮依舊。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還有「地嗡」(扯地嗡子)也就是現在說的「扯鈴」。扯鈴有多種,可以拉出雙邊的、單邊的,帶著扯鈴跳高,也可以拉出螞蟻上樹、金雞上架等等,厲害的小朋友,可以拉出好多的花樣來,跟踢毽子一樣,變化很多。圖/123RF

文/星雲大師

扯鈴、打杏核

還有「地嗡」(扯地嗡子)也就是現在說的「扯鈴」。扯鈴有多種,可以拉出雙邊的、單邊的,帶著扯鈴跳高,也可以拉出螞蟻上樹、金雞上架等等,厲害的小朋友,可以拉出好多的花樣來,跟踢毽子一樣,變化很多。

但是扯鈴還是要用錢買,有的時候人家拿出來拉著玩,我們在旁邊就跟人家借玩一下,玩過之後再還給人,要自己出錢買是不可能的,因為要銅板就買不起了。

除這個以外,「打杏核」、「打桃核」也是不用花到銅板就可以玩的遊戲。我們家鄉的桃樹、杏樹很多,每年春夏產果實之季,我們小孩就去樹下撿取杏核、桃核。

尤其杏子的核很平、很寬大,假如說把它洗乾淨,玩這個遊戲,也如「戰釘」一樣先猜拳,輸家就擺一個杏核在石頭上,我們用另外一個杏核,把在石頭上的杏核打出石頭外就贏了。

有的杏核大到上面可以寫起字來,有人寫哪吒、二郎神、托塔天王等,有的時候在最大的杏核上,我們會寫「如來佛」三個字,甚至把這個杏核挖一個小孔把錫灌進去讓它很沉重,別人就不容易欺負它。如果我們要贏人家,就會很神祕的從口袋中,慎重的請出「如來佛」,口中並大聲叫喊:「如來佛出來了!」旁邊的小朋友,總是屏氣凝神的等待「如來佛出馬」,一出手,假如如來佛輸了,那一夜睡覺就睡不著,遺憾自己連如來佛都輸了,覺得很難過。

戰爭時期人命如草芥

在我小的時候,各種的遊戲玩過了,都感覺到不夠刺激,日本人來了,對我們兒童的文化有了重大的改變。例如日本人和國軍,或者游擊隊,經常會戰或是巷戰,我們兒童就等這場戰爭完了以後,以數死人為樂,看哪一隊死了多少,比賽誰數的數字最多。

我記得游擊隊的會戰,我最多數到二百六十七人,數著、數著有時候倒下的人不會全死,我曾經數到一個活的生命,他輕輕的跟我講:「救我!救我!」

我一聽,就趕快跑回家告訴大人,因為他們是國軍。於是大人們趕快趁沒有日軍的時候,弄個門板把他抬到大後方去,也就救了一條生命。記得這一位先生後來還到我們家中感謝過。

在戰爭的時候,真是人命如草芥,有時民間的愛國人士,例如「大刀會」、「花蘭會」等,都會對日本人進行騷擾。有時,他們會說他們是有神護身,不怕槍炮子彈,但是也不見得。

有一次,我在家裡的房子內,聽到外面有四個大刀會的人在巷子口喊:「殺喔!殺喔!」我們小孩子從門縫裡看出去,見到日本人在另一端瞄準他們,一槍射出,這兩人就倒下來了。那兩人死去,但另外兩人仍然不畏懼,還是往前衝,口裡一樣喊:「殺喔!殺喔!殺小鬼喔!殺小鬼喔!」接著又是一槍,再倒下一個,再補一槍,四個人通通倒下來,我們這條巷子歸於寧靜。

由於戰爭的關係,也是造成兒童們開始好鬥的時候。我記得我們一些兒童們就分東頭及西頭兩邊,東頭的兒童就向西頭的兒童挑釁,或西頭的兒童就組織隊伍要向東頭的兒童進攻,也好像兩軍戰鬥一樣,這就等於打群架,也沒什麼是非也沒什麼仇恨,只想打來玩並分個勝負。不過大家都是小孩子。在我的記憶裡面,並沒有什麼重大的受傷,偶爾有的說手骨打斷了,受傷的兒童父母就帶著小孩,到打人的小孩家裡大興問罪之師,當然這打人的孩子,也被父母一陣打罵,才能消災解決問題,甚至父母還要把小孩抓來打給對方看,以解決對方心頭上的忿怒。好像這個戰爭給人類的影響就這麼大。

除了東西戰鬥以外,我們運河北面的孩子,對南面的孩童也是常常叫陣,河南面、河北面,中間隔了一條河,聲音要傳到對岸,當然火力不及。大家有方法,那些燒掉的房屋,到處磚瓦很多,大家就以磚瓦、瓦片作武器投擲,或者武器不夠,就用繩索做成一個像橡皮筋一樣的彈力線,把瓦、石頭甩得很遠、很遠,還能從河的北面打到河的南面。

我們住在河北面的,武器子彈很多,河南面的因為比較沒有受日本人燒毀房屋,對於找尋瓦片不容易,只有石路上的碎石子,所以並不能發揮很大的攻擊力量。

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忽然出家了,那個兒童的遊戲我也沒有再參與,不知道後來他們究竟是怎麼樣子結束的,我想,兒童在那樣的情況下成長,利弊應該都是有的。

揚子江游泳

由於我從三、四歲起自己就經常在水裡遊戲,家人叫我到河的對岸買東西,經常來回走路就要一、兩個鐘頭,還要花上一、兩個銅板搭乘擺渡。自己很捨不得,我就想要用游泳的方式過去。

我到岸邊,先把衣服脫下放到頭上,就游泳過去;到了對岸,穿好衣服再去買東西。買好了東西以後,再把衣服與東西綁在頭上,又再游泳回來。如此就可以節省了一、兩個鐘頭及銅板,我的衣服與東西也不會溼掉。這就是窮苦家庭的小孩所需要的生活技能。

此外,我還歡喜與小狗、小雞、鴿子這些動物玩在一起。記得有一回,我養的鴿子跑到別人家裡去,找不回來了。當時,我極為難過,母親給我麵包,我連麵包都不要了,就跑到揚子江投水自殺。我從河的這一邊跳下水去,大概是由於不怕水的關係,我又從另一邊浮了上來,自殺不成,只有自己再爬上岸,悻悻然地走回家。

我也因為水性很好,就邀約一些小朋友,到河邊沒有人的地方戲水,當然也有滅頂的事故發生。我自己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有一次,在一條河的地方,我先游過去,再叫對面小朋友,我說:「過來啊!過來啊!」其中,有一個小朋友他並沒有力量從彼岸游到此岸,但是他給我這樣一激,他就真的要過來。可是還游不到很遠,他就沉到水底去了。沉下去的同時,他抓住另外一個在他旁邊的小朋友。就這樣,你抓我,我抓你,兩個人一起在水中上上下下、載浮載沉。

我一看急得不得了,這樣下去他們會淹死的。我趕快向前去救他們,當然我不懂救人的方法,我一去,他們也把我抱住,因為在水中落水要命,只要有一點可以抓的地方,就會緊緊抓住,希望能有得救的機會。兩個小朋友在掙扎中抱住我,我這力量也很有限,哪裡能可以把他們帶到岸邊?所以只有自己掙脫他們上岸,穿起衣服來就想逃。

但是還沒有舉步,就想到:「不行啊!我只要一走,這兩個小朋友肯定會淹死的。」我只有又再回頭下水去救他們。

這一次是有預備來的,我游到他們的後面,把他們兩個一起抱住,慢慢的把他們拖到岸邊。那時候他們已經臉色蒼白,口吐白沫,因為在江河中喝了很多的水,幸虧沒有死亡。他們睡在地上,我想,假如再慢個兩、三分鐘不能把他們拖到岸邊的話,他們兩個必死無疑。

本來我是個揚州水鄉澤國的孩子,小時候經常在揚子江潛水,我的水性很好,能在水底換氣,也能在水面上睡覺,也能在水面平躺,也不會移動或沉下去,我可以從此岸潛水游到對岸,可惜十二歲出家以後,就沒有機會游泳了。棲霞山是一個連小池塘都沒有的地方,我哪裡去游泳呢?可以說,那一段時光,也算是最辛苦最需要忍耐的時光,沒有水玩,沒有水遊戲,比沒有童玩更加辛苦。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