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定國 圖/美聯社、法新社、路透
一名大陸留學生入境美國時,因手機有「我不喜歡這個學校,只是臨時掛一下身分」聊天紀錄,被海關懷疑「假留學,真居留」,遣返中國。美國海關非常討厭弄虛作假,入境要說實話。
共和黨的川普儘管被「有識之士」譴責,呼籲抵制,支持度卻持續領先,最近又拿下數個州,問鼎白宮聲勢愈加看漲,原因與他「說實話」有關。
一般認為,川普支持者大多學歷偏低。這是事實。由於經濟等因素,藍領選民極為憤慨,感覺被政府背叛。譬如移民、非法移民搶飯碗,「正統」的主流政治人物無法(或無意)解決問題。川普成為他們不顧後果的發洩途徑。
支持川普 並非心血來潮
歐洲人心目中,川普支持者盡是中部各洲會拿槍,卻幾乎不會正確使用刀叉的本土主義者(藍領、鄉巴佬、三K黨)。但這是刻板印象。川普吸引受過大學教育的共和黨、民主黨支持者,比其他當權派候選人更多。
美國的確存在嚴重的種族主義,但歐洲也一樣。川普的支持者並非心血來潮,他們是向職業(主流)政客表達他們經過深思熟慮的蔑視。媒體分析,川普愈冒犯職業政客,效果就愈強。這些選民說:「就連川普都比你強。我們就是這麼鄙視你。」
美國中產階級四十年來首次萎縮至只占人口一半。技術革新和全球化帶來割裂的社會,贏家和輸家(非僅貧富懸殊)差距不斷拉大。有關中產階級正受到擠壓的主流觀點,助長民眾的憤怒情緒。「中產之怒」助燃,提振了川普的氣勢。
英國金融時報二月發表評論指出,印度許多選民是文盲,因此各黨派都有自己的標誌。如國大黨的標誌是掌心朝外舉起的手掌,人民黨是蓮花。不識字的選民看著政黨的標誌投票。
厭惡虛偽政治 選擇無賴
作者愛德華•盧斯在文中指出,「我常想,哪種標誌最能代表川普想要傳達的信息。」他說,川普應會以中指為視覺符號,表達其支持者對政治的看法。「選擇川普當總統,美國就是在向全世界豎起中指。」
「中指素人」若當選,美國政府會暴虎馮河嗎?政治僵局會讓華盛頓癱瘓嗎?也許會。但川普的支持者指出,「這些情況早已發生。為什麼不坦白承認?」大多數川普支持者的共同處是:厭惡虛偽。
愛德華•盧斯指出,候選人廣發電郵,稱選民為「朋友」或喊出對方名字,承諾進行「交談」。盧斯說「他們是在裝模作樣」,這是指主流候選人、傳統政客。在美國政壇,整體上,川普是最不討選民喜歡的人物,但支持者對他的喜愛可能也是最強的。他們表示,川普或許無賴,但他的坦率令人耳目一新。
蓋達募新血 川普變代言
今年一月索馬利亞的蓋達組織「青年黨」公開招募新血的影片,片中出現川普的反穆斯林言論,內容挑起非裔美國人承受的「歷史上的不公義」,包括警察暴力等,青年黨慫恿非裔美國人改信伊斯蘭教,在國內外發起聖戰。
蓋洛普去年底公布最受景仰人物排行榜,歐巴馬和希拉蕊分居男女榜首,川普與教宗並列第二。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也引發討論。最後八名入圍者,除了最終勝出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其他七人包括伊斯蘭國領袖巴格達迪、川普、俄羅斯總統普亭等。
具備左右世局的能力,是時代雜誌評選風雲人物的標準。看到名單時,許多人搖頭問「這世界到底怎麼了?」他們說,川普等人都是道德品行備受批評的人,這簡直是「糟糕人物名單」。
但不可否認,這些人正左右我們的世界,此為負面「左右世局的能力」。風雲二字的意義很多元,比喻變化莫測(如天氣),比喻高位(跨騰風雲),比喻豪邁壯烈(如義烈風雲、叱吒風雲),也比喻高遠接天(如徑路絕,風雲通)。川普口無遮攔,以極端挑釁與歧視言論爭取支持。惡行惡狀為何得到支持?
精明商人 懂得妄言行銷
《易經.乾卦》:「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比喻同類事物相感而際遇得時。《文選.吳質.答魏太子牋》:「臣幸得下愚之才,值風雲之會。」《文選.傅亮.為宋公修張良廟教》:「風雲玄感,蔚為帝師。」川普與想豎中指的選民「同類事物相感」,因此「際遇得時」,正是時勢創造「英雄」,值風雲之會蔚為「帝師」。
「邪惡正義」在各國社會蔓延。不少美國人認為川普是正義使者,替天行道,讓欺負美國的人得到嚴厲懲罰。然而,川普是個惡棍,他以正義之名,主張不擇手段報復。
川普那些令人震驚的言論,是精明商人的行銷手段,他知道如何吸引媒體。川普是商人,一旦掌權會變得務實,不會再把煽動性言論經常掛在嘴上。這有沒有可能,要看選民是否願意讓他試一試。
失望是常態 滋生反政治的毒瘤
龍應台說,身為作家,讀者對她有基本的信任,她習慣被信任及信任別人。早幾年擔任文化部長時,她震撼於社會氣氛不再如此,已產生結構上的不信任。不論政府做得好或不好,那種信任的關係幾乎蕩然無存。
「結構上的不信任」幾乎已是各國政府的常態。紐約時報專欄作者戴維.布魯克斯在〈美國的反政治文化毒瘤〉一文指出,有兩種方式可以讓我們維持秩序和事務正常運轉,一是政治,進行妥協,二是某種形式的獨裁,訴諸蠻力。
左翼知識分子伯納德.克里克在他的《為政治辯護》書中寫到,「政治是一種不需要過度使用暴力而治理存在分歧社會的辦法。」
但政治不足之處在於,人們永遠無法「想要什麼,就得到什麼」。政治是混亂而有限的,沒什麼問題能得到真正的解決。「政治是一筆糊塗賬,人們不得不在其中認識到局限的存在,然後退而求其次。失望是常態。」
當失望成為常態,給反對政治的人提供了崛起的土壤。在歐洲國家,極左翼與極右翼政黨獲得更多選票,美國茶黨、希臘「激進左派聯盟」的總理齊普拉斯都是例子。年輕的齊普拉斯像個頑童,對歐盟諸大國玩民粹。他二進二出總理府,極具爭議,但每次選舉都贏,人民就愛他對歐盟強硬的耍賴調調。
各國政治素人相繼浮出台面。戴維.布魯克斯指出,他們不認可其他人,他們受政治上的孤芳自賞毒害,不接受其他利益和觀念的合法性。
反政治的民眾會選擇沒有執政經驗的人擔任議員。這樣的先天不足會導致政府運轉失調,使民眾對政府更厭惡,進而想要尋找更多外來者(素人政治人物)。
譬如印度新德里曾選出素人市長克利瓦爾(Arvind Kejriwal),他當家還鬧事,以為仍在野,率眾霸占馬路,靜坐示威,被警方架走。克利瓦爾最後辭職下台,得到AK49(Arvind Kerjiwal:上台只有四十九天)的稱號。
反政治政客常做出天花亂墜的承諾,製造不切實際的期待。當無法兌現,選民就會變得滿腔憤恨,由此更加傾向於反政治一方。反政治的人拒絕妥協,由此阻礙立法進程,破壞公眾的信任。而信任的下降,又會讓達成協議變得更加困難。
「於是,川普這樣的人走上了前台。」戴維.布魯克斯以這句結束文章。
「拉下川普」 美國及外國名人力挺
名人、國家 口號 理由
美國國安局及中情局前局長海登 美軍可能抗命 川普如成為總統,最高統帥的命令如不合國際法,軍人有權拒絕執行。
思想家杭士基、
重量級影星珍芳達 停止仇恨,拉下川普 媒體將川普視為娛樂,過度且不對等地播出,該為他的極端行為負責。
法國總理瓦爾斯 川普宣揚仇恨 我們唯一的敵人是激進伊斯蘭主義,不是所有穆斯林。
英國首相卡麥隆 他的言論「製造分歧,是完全錯誤的」。
蘇格蘭政府 頑固狹隘 川普指英國蘇格蘭首席大臣未認識他的偉大,蘇格蘭取消他的商業大使頭銜。
以色列政界 尊重所有宗教 抗議禁止穆斯林入美,籲禁川普入境。
埃及 他是種族主義者,有「伊斯蘭恐懼症」。
英國作家羅琳 比哈利波特書中的伏地魔還邪惡。
倫敦歐洲改革中心主任查爾斯格蘭特 川普的民粹立場接近法西斯主義。
法國極右翼領導人勒龐、英國獨立黨 極力撇清
格蘭特代言
川普和歐洲右翼民粹主義者不同,他展現一種對世界完全無知的狀態。
勒龐和其他人或許說危言聳聽的話,但他們至少接受宗教寬容這一前提。
阿爾及爾大學教授 川普可能把青少年推向伊斯蘭國。
中東連鎖百貨 停賣「川普家居」的檯燈、鏡子和珠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