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壓歲錢 比特幣很值錢

戴定國  |2014.01.30
958觀看次
字級

過年總是要發壓歲錢,但虛擬貨幣你接受嗎?全球最夯的比特幣,去年十一月底幣值創下一千一百七十美元的新高。一年漲八十倍,令所有人跌破眼鏡。美國銀行指出,虛擬貨幣的潛在市值可達一百五十億美元,最高每枚值一千三百美元。
這就是說,你拿一千多美元,只能換到一塊錢比特幣。
好了,再問一次,紅包裡裝著一塊錢比特幣,這個壓歲錢會讓你高興得合不攏嘴嗎?這是三、四萬元台幣呢!
比特幣這種虛擬貨幣已有四年多的歷史,是透過一種被稱為「挖礦」的複雜計算過程創造出來的。投資分析師指出,比特幣具有明確的成長潛力,很可能成為支付電子商務的主要工具,甚至與白銀一樣成為具保值功能的大宗商品。「投資人必須改變傳統觀念,重新看待比特幣。」
由於中國、美國各地投資人興趣日濃,商店開始貼出告示:「我們收比特幣」。賽普路斯的尼科西亞大學也宣布,接受學生用來支付學費、租校舍、買書及在自助餐廳吃飯,開全球先例。
投機客大舉搶進,目前流通在外的比特幣超過一千兩百萬枚,相當於一百四十多億美元。比特幣不斷升值,「失竊」消息也多起來。十一月底,一家丹麥交易所表示,儘管設置多層防護牆,駭客連續數天入侵,偷走價值超過一百萬美元的比特幣。
十月,美國破獲以比特幣交易毒品、槍枝等非法物品的「絲路」網站,引發各界討論。參院舉行聽證會,當時的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說,虛擬貨幣如果能促使更快、更安全與更有效率的支付系統出現,長期而言十分有展望。
與會的執法機關也都強調,他們一直能掌握比特幣的交易動向,未來也有能力管理。這番說法,被認為美國政府承認比特幣合法性,匯價應聲走揚。
不過,中國政府十二月初宣布,不認為比特幣是真實貨幣,雖然普通民眾仍可買賣,但警告比特幣會被用於犯罪和洗錢。投資分析師則指出,比特幣有內建程式碼,會產生電子指紋,遏止非法交易。
因應比特幣亞洲需求強,比特幣ATM機打算一月進入台灣市場,但金管會已表示拒絕。
有經濟學者表示,歷史經驗表明,非政府發行的貨幣總是難逃消亡命運。比特幣正好體現了私有貨幣的一些問題:價值不確定,法律地位不明確,一旦使用者喪失信心,很容變得一文不值。
儘管如此,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比特幣的狂熱,仍像春天的鬱金香一樣盛開著。」

新年許願 迷信並非一無是處

過年總是有些迷信、禁忌,不過隨著時代發展,漸漸改變。譬如,從前總要在除夕把過年期間的食物先做好,因為「初一不動刀」,不能用菜刀。現在年輕人恐怕沒聽過這種禁忌。
在西方國家,現代人大多不在乎走在梯子下、不介意在恰逢十三日的周五這天出遠門,這些古早禁忌反而與好運氣聯想在一起。萬聖節前的「黑色星期五」,通常是購物淡季,去年美國廠商推出超低折扣,結果造成搶購潮。
紅領帶以前被認為是幸運象徵,現代人反而用藍領帶替代舊的紅領帶,認為會有好事發生。於是,又變得「迷信」起來。
過年總要許個願望,或擬個新計畫。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曾說:「每個人都想改變世界,卻沒有人想要改變自己。」那麼,改變去年「不好的我」也許需要。
心理學研究發現,迷信並非一無是處。除了上述「文化迷信」,還有一種「條件性迷信」,就是說,在沒有合理依據的情況下,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做某些事來控制某一局面。這種能強化「控制幻覺」的迷信,能幫助人找到事情的意義,獲得心理安慰,提升業績。
要求成績全A但又沒時間複習考試的學生,最可能受到「條件性迷信」影響,心理學家稱這種迷信為「自我肯定」。面臨競爭壓力時,迷信行為可以催生一種「安慰劑效應」,讓你表現更出色。美國一個大學生法蘭從十五歲開始,每次考試都帶紅色手鐲。她說:「媽媽給我的,說它有福氣,戴著它我更放鬆,能幫助我應對考試。」
「條件性迷信」現象很多,譬如一則廣告中,一個球迷吃著難以下嚥的漢堡,只因為上次他吃這種漢堡時,他的球隊贏了。許多球迷會穿上球隊的隊服,相信這會保佑球隊獲勝。
各項體育的球隊大多有「吉祥物」,譬如林書豪所屬的火箭隊,吉祥物是「關鍵熊」,馬刺的吉祥物是小野狼。「條件性迷信」影響個人或團體的行為,相信吉祥物會帶來好運,贏得球賽。
納斯卡賽車名將吉米詹森前年奪得印第安納波利斯賽冠軍,與女兒吉納維芙親吻終點線紅磚,感謝大地賜予力量,祈求下次順利。這種「迷信」,在賽車界很普遍。許多運動選手會帶小孩到球場,相信孩子會帶來運氣,彷彿「吉祥物」一般,更希望在勝利時,親子共享喜悅。
有些文化迷信其實也是「條件性迷信」,譬如初一不動刀,是要在一年初始不見血光,帶來全年好運。從這種心理作用來看,迷信的確並非一無是處。

外星人遺址
又遠古又科幻

通常談到遺址,是指古人生活過的地方,至於外星人,會說「科學新發現」。但合起來講「外星人遺址」,真是又遠古又科幻。這樣的地方真的存在,就在大陸青海省的柴達木盆地。
地方存在,不等於真有外星人。大陸多次組成包括航空、氣象和天文學者的考察隊前往探勘,但很多疑點、謎團無解。不過,「外星人遺址」已成觀光景點,過年期間,很多旅行社就有「外星之旅」行程。
「外星人遺址」位於德令哈市附近的白公山腳下,是高五、六十公尺的黃灰色山崖,有如金字塔。正面有個三角型岩洞可進入,洞口有十餘根直徑不一的管子穿入山體,呈現鐵鏽般的褐紅色。經過化驗,有百分之八元素是地球沒有的。
這裡是柴達木盆地中部,地貌為戈壁、荒灘和砂岩,年代屬更新世中期,植被稀疏。當地發現的人類活動只有三萬年,而人類製造鐵器僅有幾千年歷史,遺址中發現的「鐵管」超過六百萬年。
有人猜測這是史前遺物,人類之前還有高智慧生物,工業、文化水平高,因冰河世紀而滅絕。還有人猜測,所謂鐵管是蘆葦等莖管植物化石,經高壓而形成。認為是外星人遺址的幽浮迷不少,理由是:人煙稀少地勢高,空氣稀薄,透明度極佳,是觀測天體的理想地方。
德令哈附近的確有一處高科技的毫米波觀測站,每年許多國內外專家來做天文觀測。也因此,幽浮迷認為這裡適合飛行器起降,彷彿金字塔的黃灰色山崖是外星人的發射塔。
另外,洞穴裡外的電信訊號不大相同,彷彿兩個世界。而遺址旁的托素湖畔,成百上千個石堆直立著,朝向湖面,彷彿復活節島的巨型石像,有一種特殊能量的磁場會堆石頭。
德令哈市附近的G315國道上,豎立著「外星人遺址」路牌,這可能是全世界僅有的。美國「第51區」傳得繪聲繪影,加州也有「外星人高速公路」,但沒有這種路牌。
遊客到遺址,想進山洞,每人十元門票。眾多謎團暫時找不到答案,先當觀光區再說。但這樣會不會破壞遺址的「證物」?
中國地學專家鄭劍東說,這些管狀物的確神秘,有些還有很強的放射性,值得研究。他強調:「科學必須要有實證去證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