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繪醫護人員黃歡笑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1943年,雲南昆明,夜空中響起低沉的轟鳴聲,飛虎隊的戰鷹正掠過城市上空,拖著火光墜入遠方的山谷。這片天空,是中美空軍與日軍爭奪的前線;這片大地,也成為了醫護人員的血淚戰場。
黃歡笑是來自廣東的護士,此刻正駐守在昆明美軍第95醫院。她身材瘦小,卻有一雙堅定的眼睛。外人難以想像,這位看似柔弱的中國女子,已數次隨軍進入滇西前線,甚至出任務時搭乘飛虎隊的運輸機飛越「駝峰航線」。這條航線飛越喜馬拉雅山脈與高原氣流,被稱作「死亡航線」,但卻是中國抗戰的生命線。
一個深夜,急報傳來:一架飛虎隊的運輸機在駝峰航線遭遇日軍襲擊,迫降在怒江谷地。機上有幾名重傷人員,若無人營救,將在嚴寒和失血中死去。
「我們需要一名會急救的護士同行」,美軍少校望著黃歡笑:「妳願意嗎?」
歡笑咬緊牙關,沒有猶豫:「我去!」
翌日清晨,她隨救援小隊登上飛虎隊的C-47運輸機。當螺旋槳呼嘯轉動時,她的心臟劇烈跳動。她知道,這趟飛行,可能有去無回。
飛機爬升,穿過層層烏雲。高空的空氣愈稀薄,氣壓愈低,氣流翻湧,機艙劇烈搖晃。歡笑緊緊抓住醫療箱,耳邊是美軍飛行員壓低的吼聲:「Hold tight!  We're crossing the Hump!」
窗外,白雪覆蓋的群山宛如巨獸,冷風夾帶冰粒拍打在機身上。這一刻,她深刻體會到飛虎隊的勇敢──每一次飛行,都是在死神刀鋒上舞蹈。
突然,機艙燈閃爍,警報聲大作。遠方幾架日軍零式戰鬥機正追逐而來。美軍飛行員立刻拉高機頭,試圖甩開敵機。黃歡笑死死抱緊繩索,只覺得胃部被拋上半空,耳膜幾乎炸裂。
「天啊,這就是戰爭!」她在心裡喊道。
數小時後,救援機終於抵達迫降地。濃密的樹林間,傳來微弱呼喊聲。歡笑背著醫療箱,和幾名美軍士兵一起鑽入山谷。
在破碎的機翼旁,三名飛虎隊員奄奄一息,其中一人腹部中彈,另一人腿骨斷裂。歡笑毫不遲疑,立刻拉開繃帶,用手壓住傷口止血。鮮血染紅她的手掌,她卻咬緊牙關,不讓自己顫抖。
「Sister… thank you…」重傷的美軍飛行員虛弱地低語。
「別說話」,歡笑低聲回應,「你要撐住,等飛回昆明,才能見到太陽。」
在敵機可能再次出現的陰影下,她和士兵們將傷員抬上臨時架設的滑索,冒險穿越怒江激流。江水咆哮,隨時可能將他們吞沒。就在繩索中段,一名士兵失足,滑落半空。歡笑猛地伸手,死死抓住他的衣襟,手掌被繩索磨破,鮮血直流。她用盡全身力氣,把士兵拉回安全地帶。
那一刻,所有人都驚呆了。這個看似纖弱的中國女子,竟有如此堅韌的力量。
數天後,救援隊帶著倖存的飛虎隊員回到昆明。醫院裡,美軍指揮官特地來向歡笑致敬,稱她為「駝峰天使(Angel of the Hump)」。
然而,歡笑只是淡淡一笑:「我只是一個護士。能救回一條命,就是我的使命。」
戰爭還在繼續著,飛虎隊依舊要日夜穿越駝峰。她知道,自己還必須一次又一次奔赴危險之地。因為在這條生命航線上,她的勇氣與溫柔,就是最堅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