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台灣身心障礙學生日益增多,教育部於下學年開始,將積極以台灣大專特殊教育的推動與落實做為主要政策。在暑假期間密集邀請相關業務人士開會、講習,要求各大專院校及早成立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也擬定高教特教專責單位設置及人員進用辦法草案。
據教育部資料顯示,在大專院校中的身心障礙生總數多達一萬一千五百多人,私立院校約有八成左右,國立院校有二成。目前,這些身障生大都是由各大專院校於學務處諮商組之下所設立的資源教室來負責。
從入學後就開始從生活輔導、課業和生活適應等工作,其工作量之大難以一個資源教室的人力可以支撐。
大學資源教室的人力是依身障學生的人數和身障別予以相對比例配置,少則一人多則三四人;這些人力的經費是由教育部編列經費補助,學校只編少許的配合款,因而有些學校常常就會對資源教室的人力予以挪用,只要有超過兩人的人力,往往其中之一會被挪用去辦其他業務,如:性別平等、教卓計畫及其他非身障生輔導工作。
對於這些資源教室學生的輔導,並非只是表面上的生活關切而已,而是在整個高教受教過程的所有情事都要統包在內,如課業的輔導從選課、伴讀、課業加強、考試輔導與教師的溝通都是資源教室教師的職責。
不僅工作壓力大,甚者有些溝通、協調的工作也非該層級所能夠解決的,而是需要更高層級來處理。這也是多年來資源教室一直向教育部反應的現況。
所幸教育部在改組之後,不再以一個特教小組來負責此業務而是提升到學生事務特殊教育司,方可進一步去統合整個業務,也積極在各校成立特教推行委員會並擬定相關草案,去解決多年來一般大專院校不重視資源教室的問題。
我們相信,教育部以特推會來做為落實照顧大專身障生的方向是正確的。也希望其修改特教專責單位和人力能夠及早完成立法程序,以更有實權的單位和法令來保障及照顧身障生的就學過程。
但我們不希望為了推動此一政策反而增加現有資源教室教師的工作負擔,相對地要以更積極的態度要求各校重視及檢討資源教室的人力專職專用的問題,不要出現資源教室的教師不在此處上班的現象。不要移用專業人力去做不相干的工作,相對地是要以教卓之名另增加人力來協助資源教室才對。
一萬多名的身障生是要更多的專職人員以專業的能力予以四年大專院校生活的完全照顧,教育部曾對各校資源教室訪視評鑑,相信資源教室的人力被挪用是時有所聞,也是資源教室長期存在的問題。
若在此時就能夠先行將此問題予以解決,將可顯現出教育部積極照顧身障生的決心,也有利於相關政策的推動,此一專職專用的根本問題若不解決,則其他的政策和法令只是徒具形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