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民營汽車集團董事長 李書福進軍全球 文化要大同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2013.06.16
1684觀看次
字級

二十六歲就達成千萬富翁夢想的李書福,近幾年最引人注目的戰績,是百分之百收購了瑞典富豪汽車(Volvo,中國大陸譯為沃爾沃汽車)。
這個創建於一九二七年的瑞典汽車品牌,是北歐地區第一個汽車品牌,後成為美國汽車集團福特(Ford)旗下品牌,在歐洲本土雖是中價位汽車,但在北美和其他地區,包括台灣,向來以車輛撞擊安全表現優秀而聞名。
當中國山寨形象尚未淡化之際,李書福領導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買下百分之百富豪汽車股權,外界其實並不看好。當他受邀出席六月上旬舉行的「二○一三財富全球論壇」,記者問得辛辣,「吉利購併富豪汽車,是否損傷富豪汽車的品牌?」李書福說,中國人要有自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擴大,最終會實現企業和中國品牌的崛起,贏得用戶的信任。
但他也幽默地說,富豪汽車的車內空氣清潔技術,能讓人關上車門猶如北歐,打開車門是北京。
成立十六年 進入五百強
十六年前,李書福才剛剛進入汽車業,在此之前,他開過照相館、研發冰箱零件,生產過冰箱,但根據《財富》雜誌公布的二○一二世界五百強名單,他所領導的吉利控股集團以營業收入二百三十三點五五七億美元,首次進入前五百名單,汽車業排名第三十一名,陸媒認為這無異於另一個「中國奇蹟」。
知名的財富全球論壇今年於成都舉行,決定將新工廠落戶成都的富豪汽車,成了論壇官方指定用車,李書福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說,收購富豪汽車後,今年前五個月,中國市場以同比百分之二十七點六的速度領先,超越瑞典,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增長速度遠高於賓士、寶馬、奧迪等德系三強。據統計,中國豪華車市場在今年第一季增幅只有百分之八點三四,呈現快速萎縮狀況,但富豪汽車確實表現突出。
李書福信心滿滿地說,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將推出六款產品,加速國產化進程,在中國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往三、四線城市推進,成都新廠不久也將正式投入生產。成都工廠是自一九六九年以來富豪汽車第一個歐洲以外的海外工廠,李書福希望在成都實現本土化生產,完成二○二○年八十萬輛的目標。
打技術戰 一年勝過一年
記者問他企業的成功經驗為何?李書福說:「吉利發展的成功經驗是專注做實業、專注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
他說從二○○七年開始,吉利就拋棄傳統的價格戰,「汽車產品是人命關天的,如果簡單地追求價格,很危險。」李書福坦言。現在吉利轉以技術戰、品質戰、品牌戰、服務戰、文化戰來因應,他說,戰略轉型後,收效顯著,「近年來效益一年比一年好,銷量也一年比一年多,產品品質、技術也是一年比一年好。」
最重要的是,收購富豪汽車後,今年三月簽署技術轉讓協議,聯合開發小排量、高性能、強調綠色環保新能源的汽車技術。
今年二月,「我們在哥德堡成立歐洲研發中心,我相信一個隸屬於控股集團、相對獨立的聯合研發中心能使我們充分實現知識與技術共用,且不會影響各自品牌的聲譽和產品開發。沃爾沃汽車將繼續專注其在全球豪華車市場的目標,而吉利汽車還是主攻大眾車市場。」
儘管有業內人士認為,合資品牌將為自主品牌帶來挑戰。李書福說,「不要認為外國汽車同行的價格降下來了,汽車開發的檔次貼近自主品牌了,就是自主品牌汽車面臨危機。對吉利汽車來說,還會繼續打基礎、練內功,繼續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要把長、中、短期目標有序地結合起來,推動吉利汽車更好發展。」
進軍全球 文化要大同
在「二○一三財富全球論壇」中,李書福受邀出席「進軍全球市場戰略」分論壇,他以大陸知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所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想,來講述跨國企業首先必要做到的事,意指要先發現自身之美,然後發現並欣賞他人之美,再到相互欣賞、讚美,最後達到融合。
他說,跨國企業只有做到相互尊重、包容、理解、學習,才能形成被全世界都能接受的企業文化。他認為,無論人和人之間,國家與民族之間,彼此都是不一樣的,只有相互尊重,建立起開放性的企業文化,才能在全球各地維持強大。但他也坦承,要做到這些是非常艱難的。
李書福透露,吉利在成功收購富豪汽車後,成立了全球型企業文化研究中心,專門研究富豪汽車的全球發展,尤其在新的框架下,如何在中國讓富豪汽車和吉利的文化相互融合,跨越宗教信仰、語言膚色,形成一個完全自由、追求商業成功的全球型企業文化。

開啟後財富時代  中國西部  走勢持續向上
根據中新社報導,繼上海、北京、香港,舉世知名的「財富全球論壇」(Fortune Global Forum)第四度到中國舉行,而且選在西部城市成都。上周財富論壇順利閉幕,中國企業家不僅與世界各國知名的企業總裁、政經學者交換意見,成都市還與世界五百強企業共簽署七十四個投資專案,投資總額達人民幣一千一百二十點一五億元。
在簽約儀式上,美國知名廠商,像是德州儀器,就宣布將在成都製造基地,進行封裝測試和擴建現有晶圓廠,光是這兩項專案,投資金額就高達十六點九億美元,折合人民幣一百零三點六七億元。兩年前,德州儀器才剛走入中國西部,於成都設立該公司在中國唯一的晶圓廠。
此外,像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計畫以成都公司為載體,追加投資成立通用電氣醫療集團生命科學卓越客戶中心,並擴建通用電氣醫療集團智慧回應中心。中新社評論,在中國進入「後財富時代」,成都乃至整個西部地區的發展走勢,仍將持續向上。
不景氣中充滿活力
一九九五年創辦的「財富全球論壇」,不定期選擇在全球經濟界最受關注和最具吸引力的地點舉行,論壇邀請全球跨國公司CEO、知名政治家、政府官員和經濟學者參加,探討全球經濟所面臨的問題。
現任《財富》(Fortune,過去譯為「財星」)雜誌總編輯蘇安迪表示,今年財富全球論壇選擇成都,是因為成都地處中國快速發展的西部中心,對跨國公司而言,猶如一塊充滿活力的磁石,是高等教育中心,也是從汽車、物流、技術、服務等多種行業的火車頭。
成都市長葛紅林也在記者會上公布統計數字,截至目前,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已有二百一十二家在成都開展業務,而且成都已開通二十四條國際及地區直飛客、貨運航線。
最重要的是,近年來成都並未因景氣疲軟、中國經濟增速趨緩而停下腳步,二○一二年成都的經濟總量在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仍排列第三,僅次於廣州、深圳。
鎖定新創軟體研發
報導中說,成都的經濟總量能「逆勢成長」,與成都市蓬勃的企業創新有關。根據成都高新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相關負責人的說法,逆勢成長的主力之一是本土科技創新企業。
資料顯示,二○一二年,成都高新區新增科技型初創企業有四百三十二家,其中高層次人才創業企業九十家,所貢獻的稅收已超過成都高新區工業型企業的一半。
尤其位於成都高新區南部園區,有一個中國最大的專業軟體園區「成都天府軟件園」,這個園區自二○○五年營運後,吸引包括IBM、SAP、NEC、GE、新電、華為、阿里巴巴、馬士基、西門子、易立信、騰訊、WIPRO、DHL、宏利金融等近二百五十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
近幾年,手機App市場愈來愈夯,在「成都天府軟件園」裡,有一家名為尼畢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了一款網路遊戲「銀河帝國」,今年四月四日登上AppStore北美暢銷榜第一名,這是中國人開發應用軟體最好的成績。

小檔案
李書福,1963年6月25日出生於浙江省台州,獲燕山大學機械工程碩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現任吉利集團董事長、中資教育研究所理事會副理事長、台州市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
很有生意頭腦的李書福,高中畢業拿著父親給他的人民幣一百二十元,做起照相生意,半年後百元變千元。1984年,他開始研發冰箱蒸發器,自己一個人生產、包裝,騎自行車配送零組件到冰箱廠。1986年,從生產電冰箱配件,升級到生產冰箱,擔任浙江台州北極花冰箱廠廠長,公司所生產的北極花電冰箱,是當時內地冰箱行業的名牌。
1995年他成立吉利集團,剛開始生產摩托車,由於產銷得宜,積累足夠資金,李書福遊走於政策邊緣,進入轎車生產領域,成為中國最早的民營轎車生產企業。1999年底,吉利集團員工發展到近萬人,總資產人民幣二十多億元,年營業額達人民幣三十多億元。但直到2001年,李書福與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會面後,吉利汽車才取得正式轎車生產許可證。
2004年吉利汽車在香港上市,2006年成為英國出租汽車生產商錳銅控股的最大股東。2010年3月28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吉利汽車以十八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典富豪汽車(Volvo)百分之一百的股權。2013年2月,全資收購英國錳銅控股。
李書福個人則於2009年獲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榮譽;2010年獲得首屆華德獎最受尊敬企業家稱號;2012年被評為二十世紀影響中國的二十五位企業家之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