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河通用機器人公司創始人】王鶴 可批量複製是關鍵

文/記者張漫子、王若辰 |2025.10.26
52觀看次
字級
北京銀河通用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王鶴。圖/受訪者提供
機器人在「村超」球場進行趣味足球賽。圖/新華社
裝配夾爪的「量子二號」機器人,在二○二五世界機器人大會展台演示。圖/受訪者提供
二○二五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演示智能機器人。圖/新華社

文/記者張漫子、王若辰

「智能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對於人類、其他動物還是機器人,遇到問題後能給出解決辦法的能力,就是智能。」——王鶴



今年八月,全球首個城市級常態化運營的人形機器人示範區落地北京。來自北京銀河通用機器人有限公司的「銀河太空艙」︱︱由機器人經營的無人超市開張,具身智能真正走進大眾日常生活。作為專注於研發人形機器人硬體和具身智能大模型的機器人企業,銀河通用率先實現機器人在工業、零售等場景批量化落地,其自研機器人Galbot在機器人格鬥賽等賽事上也斬獲佳績。以下是北京銀河通用機器人公司創始人王鶴接受專訪的精華內容。

記者:機器人商業落地,難在哪裡?技術突破速度與場景適配深度之間的平衡,如何把握?

王鶴:可批量複製的場景落地,將是具身智能的「生死分水嶺」。在我看來,未來三年左右,能找到可以擊穿的場景就能留在牌桌,找不到的將會出局。未來一年,如果能實現千台到萬台的機器人批量交付,行業價值才算得到驗證,具身智能的泡沫也將被剝離。

事實上,如果能把抓取、移動、放置這類「簡單」操作的泛化性問題徹底解決,已堪稱具身智能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這一技術的成熟足夠打開數千億元的市場,使機器人在零售、前置倉、車廠分揀等多個場景中幫助人類完成繁重勞動。

記者:普林斯頓大學一門哲學課花了一整個學期討論一個問題︱︱先有語言,還是先有思惟。這個討論是關於人的,但從這個視角看,機器人的語言形成、認知形成,是否與人類相仿?大語言模型、推理模型的發展,如何影響機器人的進化?

王鶴:不是所有的思惟活動都基於語言。拿猩猩舉例,猩猩學習某個技能,靠的是另一隻猩猩在它面前演示一遍,也就是說,技能是靠具身的學習來傳播的。即使語言交流不發達,猩猩也一樣具有視覺思惟、空間思惟、情感思惟。

人類的思惟是一個複雜的認知過程,人類的語言和思惟在互動中塑造。語言能夠使思惟在更大範圍內傳播,思惟涉及心智層面對信息的處理,包括概念形成、問題解決、決策制定與反思等,可以影響語言的演化與延伸。所以說人類智能裡,思惟能力、語言能力、操作能力都是使人類擁有地球上迄今為止最強智能的重要因素。

記者:ChatGPT橫空出世時,有人說「語言即智能」;人形機器人熱潮來襲,又有人說「身體即智能」。也許在今天,只以人的維度評價智能已經不夠了。你如何定義「智能」?人的智能、機器人的智能是否有一個交匯點?

王鶴:智能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對於人類、其他動物還是機器人,遇到問題後能給出解決辦法的能力,就是智能。面對一瓶飲料,人類利用語言溝通請有工具的人打開它,動物徒手打開它,機器人給出一個恰好的力來打開它︱︱調用能力的方式不同,但這都是智能。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