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世祥 以金繕工藝圓滿人間愛 文/吳秀麗 |2025.11.01 語音朗讀 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以「鋦釘法」幫裂開的茶壺加固。圖/吳秀麗以金繕法修繕過的器物,有時更加別生巧趣。圖/吳秀麗曾在新營開課收學生教授金繕工藝。圖/吳秀麗盧世祥曾以乾燥過的蓮子巧做茶壺提鈕。圖/吳秀麗盧世祥為需要的茶倉車出一個木蓋。圖/盧世祥提供 文/吳秀麗不少佛教信徒在日常生活及修行中,會不斷透過各種方式實踐六度中的「布施」度。本周就分享兩位佛教信仰者,如何藉由自身興趣和專長—盧世祥藉由工藝巧手為人修復器物,魏碧糈藉擅長的茶藝長養人心,盼能給人歡喜,給人幸福……如果圓滿是幸福,那麼替人修補受傷的美物,應該也算是給人歡喜和幸福吧?!「美」的定義,原本就非常個人化,實在難以言說何謂真正的「美」。台南師大附中農業機械科退休老師盧世祥熱愛收藏,熟悉機械的理論應用,包括力學、物理領域乃至跨域學習過傳統建築文物的彩繪及漆器、陶藝、木工製作等。兼具科學與美學基礎同時具備科學與美學的基礎,使他也熱衷金繕的知識與功夫,並學無止境的追求深研。在他退休後學佛習禪的過程中,更將此技藝的難度及深廣,與自己個性相互磨合,意外領會到身心與美藝平衡的哲學。他說了一個令他印象深刻的無痕修補汝瓷拍賣的事件。香港拍賣市場曾出現一只「崩裂為六片,但瓷肉無缺」的汝窯天青釉茶盞,據說拍出高達5000多萬元港幣高價。該茶盞,是採用「博物館級」的技法無痕修繕,連新近的紫外光儀器也無法檢測出曾經崩裂的痕跡。盧世祥認為,此修繕技法難度超高,使用的材料與一般金繕不同,從某個角度看,該只茶盞「補過無痕」的技藝特殊性,未嘗不能成為收藏的價值之一。「因為技藝而使器物『破而未破』,其美的哲學已至令人費解的境界。」盧世祥興奮地形容這件事啟發了他的新學習與新領略。美好器物破損仍可修美好器物要拿出來使用才有價值。當朋友老是擔心自己的某個收藏「會不小心打破」而將之束諸高閣,盧世祥就會對朋友說:「萬一破掉,我會修。」這種不怕美好器物破損的信心,來自他的金繕功夫。例如一只60年代的紫砂壺泡茶時裂開,他個人研判認為可能是「製作過程有不平衡的問題,燒製時產生內應力」,以致沖入熱水時壺身瞬間開裂。因縫隙不小,他選擇「鋦釘法」以十支銀釘給予加固。雖然修繕手法是一般人較為熟悉的技法,但判斷是由「內應力」導致壓力不平衡的力學知識,則來自他的機械專業。食器賞物修法大不同盧世祥說,手作的美好器物一旦被摔過,除了明顯的裂痕,看不見的肌理也可能「走鐘」,而器物修補後究竟是要做為觀賞用或做食器使用,會決定修繕的方法,因食器須使用無毒材料。若器物主人先用快乾類黏著劑黏過,就必須先去除黏著劑,或泡水或煮過,再予陰乾;遇上連續雨天,還必須一直等到天晴,再以無毒的生漆等各種材料層層細細磨砂,黏著固定,視器物的傷口以金粉修補美化,整套過程即是為「金繕」。若物件價值不菲固然值得,但價值不高卻為了懷念長輩或友人情份的理由,盧世祥也會以適當的材料和價格給人歡喜。例如紫砂壺嘴破了、蓋鈕斷了,盧世祥有時在傷口處繪製圖騰,反使修繕過的器物別生巧趣。創意修繕生成新用途他還曾將一顆風乾的蓮子作為失去壺鈕的提鈕;也曾將傳統廟宇圖騰用在破損器物的邊緣;茶倉蓋子破了,他可另以木料車成蓋子。但看主人的想法以及雙方談過修繕材料、難度的限制而定。不得已時,藉使用方式的改變,也可轉換人們對美好消失的遺憾。人們常把情愛繫縛在美麗的「物質」上。佛家認為珍奇寶貝、甚至「人」,都只是因緣和合而成罷了,執著即苦。但有人以為,美學本身就是目的,玩物亦有養志之功。因此,苦則苦已(理解並接受人生諸多苦難),日本「蒔薈」以金、銀、色粉等物質來修補破、彩繪碎裂物品的「金繕」工藝,成為圓滿人間「愛的繫縛」的最美黏著劑。 前一篇文章 傳唱 那些愛的小事 下一篇文章 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 熱門新聞 01談經典之鑰 肯定我是佛2025.10.2602佛光山在家戒會 海內外戒子行佛2025.10.2703【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2025.10.2604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心能轉境2025.10.2705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6【小土豆日記】泡麵來襲2025.10.2707跆拳世錦賽 18歲劉侑芸奪金2025.10.2708【晨齋語錄】正確觀念2025.10.2609不變的真心,最動人!2025.10.2610【四季花藝聯想】秋色圖鑑 橙黃橘綠正斑斕2025.10.2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何歡劇團 藝術光芒展現大奇蹟傳唱 那些愛的小事謝三泰 熱愛攝影傳達真善人生撒豆成畫 作品幽默又有能量 作者其他文章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宸華 藉導覽把人領進佛門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玫君 一年3659小時的修鍊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李秀慧 善因緣讓逆境變順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梅秀蘭 加入最忙佛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