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結束為期二天決策會議,二十二日與日本政府發布聯合聲明,將通貨膨脹目標由百分之一提高為百分之二,明年起無限量購買公債與金融資產,直到通膨率達百分之二為止。日本首相安倍上任後,下猛藥治沉痾,以二十兆日圓財政刺激方案,加上大膽印鈔救市對抗通貨緊縮,規模與力道均超越前任,展現積極任事的態度,但能否讓日本擺脫失落的二十年,有待觀察。
日本央行大膽印鈔票,明年起採取比美國聯準會更大規模的開放式資產購買計畫,使得日圓走貶,歐美主要國家央行擔憂此舉將引發新一波貨幣戰爭,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巴蘇更警告說,日本企圖創造百分之二的通膨是危險舉動。半年以來,日圓已重挫逾一成,日本出口業者叫好,但對歐美各國相對不利,難怪歐美國家並不樂見。
過去二十年間,日本政府用盡貨幣或財政刺激方案,但經濟始終沒有起色,主要因為政策反應太慢、太弱、太不一致。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指出,一九九○年代,日本政府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方案,但又擔憂債務太高,不久就改採緊縮措施;二千年時,日本央行大量印鈔票救經濟,可惜經濟稍有復甦跡象就喊停,結果通貨緊縮仍揮之不去。
這些前後不一致且持續的政策,使得原有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也使得日本遲遲無法擺脫低迷景氣。日本政府的紓困政策如此反覆,正顯示決策者欠缺判斷力與決心;這一回「安倍經濟學」如果要發揮功效,不能再犯同樣的毛病。
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愈來愈多經濟學者主張,在經濟衰退時,政府應擴大支出,刺激景氣復甦;此時若採取撙節措施,將對經濟造成傷害,也無法改善赤字問題,歐債危機治絲益棼是慘痛的教訓。這回安倍推出的二十兆日圓財政刺激方案,頗受外界肯定,如果能夠徹底落實,應該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
不過,當利率已經逼近零利率時,企業依然缺乏借款意願,這代表經濟落入「流動性陷阱」,日本央行此時祭出通膨目標方案能夠奏效嗎?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指出,日本二十年來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由於泡沫破裂後企業資產大幅縮水,這些年來企業忙著減債,民間資金需求萎靡,此時貨幣政策難以發揮效果。這次日本央行提高通膨目標,再次祭出寬鬆措施,能否達成目標,仍有很大疑問。
為了救經濟,美國、歐洲與日本均採量化寬鬆措施印鈔救市,新一波貨幣戰爭正蠢蠢欲動,亞洲貨幣面臨升值威脅,我國央行亦嚴陣以待。行政院評估,這波日圓升值對台灣的衝擊利大於弊,因為台灣是日本貿易逆差國,日圓貶值可降低我國進口業者採購成本,不過也可能減緩日商來台投資意願。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經濟失落了二十年,如果安倍這帖猛藥能夠奏效,讓日本經濟重振雄風,對全球經濟是一大利多,也將改寫日本經濟發展史,讓經濟學教科書多一個成功對抗蕭條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