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四最近又成為話題,但討論的方向與內容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這次,被批判的不是執政黨或台電,而是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批判力道之大與批判來源,都令外界驚異。但整體而言,這次的反核四爭議卻展現了公民社會對重大議題的理性與堅持。
反核四是民進黨長期的主張與重要政治資本,為持續這股動能,前副總統呂秀蓮發起「反核四公投」,根據公投法,若是由民間或政黨發起的公投,必須透過連署達十六萬份後,才能成案。目前連署已達三萬多份,超過第一階段所需的一萬六千份,符合向新北市公投審議委員會遞件申請的門檻。根據民進黨原訂時程,將在二月一日提出申請。
本月二十一日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參加「反核無懼」記者會時,突然宣布,在精算公投期程後,將延後三到五個月,再向新北市政府提出申請。由於反核四公投是民進黨反對重大施政的一張王牌,一旦達到申請門檻,自然應當立即提出。蘇貞昌宣布延後、且可能長達半年,引起反核團體與社會關注與質疑,是否反核四公投有變。
蘇貞昌有關延後時程的主要理由是,二○一四年有七合一選舉,若能和反核四公投一併舉行,可在節省經費的情況下,讓人民表達意見。然而,明眼人一看即知,蘇貞昌這項反核四公投綁選舉的算盤,真正的目的仍是政治算計,想藉此推高屆時民進黨的得票率。蘇主席如此精算之主張,引起批判之聲大起。
令人不解的是,反對延後時程最力的,並非藍營,而是來自民間反核團體與民進黨內部。最早推動核四公投的非核家園聯盟指出,蘇貞昌宣布延後時程,事先完全沒有和民間團體溝通;核四公投促進會更指出,蘇貞昌此舉是「頭殼壞去」!
而綠營天王蔡英文、游錫也紛紛跳出來反對,蔡英文表示,若延後到二○一四年才辦公投,時間上有點晚了。游錫更直言,反核四不應該被政治化,更不該設定配合選舉才投票,這無異是轉移焦點。
從反核四的歷程看來,最開始是民間反核團體提出,之後由民進黨接手。雖然民進黨始終以此為累積政治資本、吸收選票的利器,但一直沒有像蘇貞昌此次的主張,赤裸裸表達公投綁選舉。民間反核團體除了認為未被尊重之外,更強烈憂心,目前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反核四社會支持度,又遭被政客利用,成為藍綠惡鬥的籌碼,因此提出強烈批判。
民間反核團體的反應,清楚顯示出反核運動核心價值與推動模式的轉變:反核是為了子孫福祉,與政治無關。而自日本福島核災事件後,反核不只在台灣、更在全球迅速推展,不必靠政客推波助瀾,反更能得到社會支持。由此觀點看,蘇貞昌所謂延後時程之說,更顯得是沾反核四的光,企圖收割民間反核團體努力多年的成果,主要目的是為了使民進黨在七合一選舉中獲利。
身為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的精算並沒有錯。問題是,在台灣,反核、擁核很容易被簡化為執政黨與反對黨的對立;而一旦議題被藍綠化,就不可能有理性討論的空間,而將淪落到過去很多重大議是非黑白不分的命運。
綠營諸天王批蘇,或各有其政治盤算,但來自民間反核陣營的批判,對綠營政治人物卻是當頭棒喝,也顯示出台灣公民運動的堅持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