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結束五天訪美之行,華爾街日報評論指出,他與現任國家主席胡錦濤風格和形象不同,顯然更有信心,更加開放。洛杉磯時報報導,前駐北京大使洪博培表示,習近平「有極高自信,而且流露出一種溫暖,甚至迷人的風采,這會讓他成為一位成功的領袖」。
個子高的人鶴立雞群,總是流露自信。身高超過一百八十公分的習近平,面對美國政要不會「矮人一截」,但這不是他自信的來源,中國經濟崛起、逐漸主導世界秩序,即將接班的他,除了自身魅力,展現的更是大國領袖風範。
讓人見識是一號人物
從電視畫面、報紙照片可以看出,習近平無論是會見歐巴馬、副總統拜登、國務卿、國防部長、財政部長、眾議院議長及商界領袖,除了不卑不亢,自信更流露無遺。觀看NBA籃賽時,陪同的洛杉磯市長維拉戈沙激動如大男孩,居中而坐的習近平雖也開懷而笑,顯得輕鬆,但仍像個沉穩「大人」,讓人見識到果然是一號「人物」。
一九八五年,習近平是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率領農業代表團前往愛荷華州考察,在小鎮馬斯卡廷一處農場借住兩天。此次訪美,特別安排故地重遊,與當時的主人莎拉蘭迪一家喝茶敘舊,展現親和力。
對習近平主動接觸美國人民的友好姿態,拜登表示讚賞,「讓美國人看到這一面也是有益的」,並表示希望藉此對未來克服「分歧」有所助益。所謂分歧應是指兩國經濟競合,及中國崛起後的國際板塊移動等。
國際化的中國新精英
華爾街日報指出,習近平在美國試圖扭轉中國領導人不苟言笑的嚴厲形象,同時也是要展示給國內民眾看。許多中國人認為,在中國這樣一個愈來愈多元、對人的要求愈來愈高的社會裡,中國的領導人有些落伍了。
華爾街日報把習近平看球與鄧小平相提並論,鄧小平一九七九年訪美時,在德州戴牛仔帽。中國媒體則把習近平造訪愛荷華州,與美國老友敘舊之事與鄧小平做比較。但習近平與陝西窯洞出身的早期中國領導人已大不相同,他代表的是現代化、國際化的中國精英。
鄧小平發動經濟改革,才有了今天的中國,有了新一代精英。嚴肅拘謹的胡錦濤訪美時,演講、致詞大都照本宣科,雖也試著拉近兩國距離,但未能引起共鳴。習近平則不同。
習近平訪美,美國人才發現,原來中國未來十年的領導人愛看NBA,愛吃巧克力,愛看好萊塢電影。他早年借宿愛荷華州農場,睡在主人兒子的房間,還盯著牆上的《星際大戰》電影海報看。如今,他的女兒在哈佛大學唸書。
去年,兩位中國未來的領導人開始登上舞台。習近平與到訪的美國副總統拜登進行會談,讓拜登印象深刻。同時,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問香港,演講時突然改說英語,引起關注,中國民眾窺見他們與當前領導人不同之處,現任領導人很少在公開場合說英語。李克強最有希望接任國務院總理一職。
國際觀察家認為,習近平與李克強的表現,暗示了他們的領導風格將更開放、更老於世故。觀察家密切注視兩人的舉動,希望找到他們可能為中國領導層帶來何種變化的最微小信號。
證明能處理國際事務
習近平訪美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在國內外樹立形象,證明他是有能力處理中美關係的未來世界領導人。他到美國國會山莊拜會時,與十名參議員會談,資深參議員麥凱恩提到西藏、北韓和敘利亞等問題,習近平回答說:「麥凱恩參議員,你的直率在中國可是家喻戶曉。」引起中美官員哄堂大笑。習近平四兩撥千金,不慍不火,還提起中美互相尊重的議題。
當然,習近平接班後,這些實質問題是不能如此帶過的。
歐巴馬在會晤習近平時重申,美國歡迎中國的和平崛起,「但不斷擴大的實力和繁榮,也帶來更大責任。」對中國在制裁伊朗所發揮的作用,歐巴馬表示讚賞,但對中國否決聯合國譴責敘利亞的草案,也表達失望。
但就在習近平訪美結束之際,北京宣布支持阿聯倡議的終結敘利亞暴力方案,態度突變引發關注。大陸媒體指出,先前不顧西方反對,否決聯合國決議,象徵中國在國際事務影響力日增。
中國以前只從遠處觀望中東局勢,現在則開始插手敘利亞和伊朗危機,顯示中國正尋求在國際舞台扮演更重要角色。往後十年的掌舵者是習近平,他如何與美國這個「世界警察」分庭抗禮,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