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丞睿/台北市西湖實驗中學八年一班
台灣博物館的頂端,是一座典雅的大圓頂,直徑達十公尺以上,頂部鑲嵌著絢麗的彩繪玻璃。大門上方的三角楣飾上,雕刻著盾牌與火炬,象徵保護與知識之光,周圍則是環繞著花葉與桂冠,展現出西洋古典建築的美感與榮耀。最引人注目的,是門前一根根高聳的多立克柱,每一根高達九公尺,象徵著希臘男子的堅毅與力量。
走進館內,可以見到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的家徽,作為建築裝飾的元素之一。柱式方面,則結合了愛奧尼柱與科林斯柱的特徵,融合成一種優雅華麗的風格。整體共有十二根圓柱與二十根方柱,高度約九點七公尺,氣勢非凡。
我最感興趣的展品是雲豹,牠身上的雲狀斑紋獨特而迷人,是台灣生態系中頂級的掠食者,主要獵食山羌、獼猴等動物。雲豹生活在深山原始森林,對棲地的要求極高。可惜的是,由於人類開發與棲地破壞,牠在二○一四年被正式宣告滅絕,這讓我感到惋惜與不捨。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展品是龍宮貝,這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生物,主要呈黃色,殼上有紅色火焰狀斑紋。龍宮貝最早出現在寒武紀晚期,距今已有超過五億年的歷史,原本被認為早已滅絕,卻在十八世紀被重新發現,因此被譽為「活化石」,珍貴無比。
這次走讀台灣博物館,讓我不僅欣賞到建築的古典之美,更深入了解台灣珍貴的自然與生物歷史。這些生物曾在我們的土地上生活,與環境共生共存,它們的故事,是大自然的回音,也是我們文化與歷史的一部分。我想,唯有珍惜過去,我們才能真正守護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