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瑣談】 蘇東坡寒食帖

陳俊光 |2011.12.01
1862觀看次
字級

〈寒食帖〉詩兩首: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蘇東坡被調任至黃州第三年於自宅書房「雪堂」寫了〈寒食帖〉,這件無意於佳而佳的手稿,全然無章法的隨興之作,因未刻意求好,所以意到筆隨,順勢而成,是最自然之作,也是最真之作。

書法具備了藝術人格化的特質,與生命的完成有關。東坡先生生性灑落曠達,凡事不執著,面對人生的橫逆,慣以豁達的心胸來對待。因此,字何必刻意寫得漂亮?人何必一定要風光體面?人生與字,不過就是把最真實的一面,鮮活的呈現出來,寫出來罷了!

時人常言:「時代風格」,一個歷史時代的文化演進,畢竟會塑造出一批有共同性、代表主流風格的藝術家,而不同的時代則表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

然而,文學作品與書法風格都是表現作者自己,表現其人對天地萬物的觀點。所以,東坡先生是何等樣人,所抱持的是什麼樣的人生觀,都寫在〈寒食帖〉這卷子裡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