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不得不忘記,為的是讓生命充滿新的元氣;有些情操則需要不斷去溫習,以喚醒塵封了的美好記憶、充滿獨特色彩的《楚辭》,正好將您帶入一個充滿悽浪漫的世界。
屈原用一生的悲劇,造就了中國人幾千年來浪漫情懷,以屈原、宋玉為主要作者的《楚辭》,有著極高的文學藝術價值。屈原的不世才情與高潔人格,在《楚辭》篇章裡完全表露。因此,讀屈原者「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楚辭‧王逸序》)也!
楚國的地理環境本就占盡了獨特玄虛的情調,層峰相疊的山嶽、浩緲的雲夢大澤、蜿蜒的江流、森林沼澤、鶴唳猿啼,無一不是絕佳的文學素材,楚地得江山之助而特有的地方色彩,對楚文學創作影響深遠,濃郁的神祕情境讓《楚辭》內容精采細膩、感情表達更濃烈奔放。此外,賈誼、東方朔、劉向等名家之作,也讓《楚辭》全書更加璀璨耀眼。
《楚辭》的主要作者是屈原,〈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不朽作品,讓《楚辭》更具豐富與深層的意涵,似詩歌似散文的文體優美而動人,細細研讀、慢慢咀嚼,方才體會屈原的作品之所以在西漢文人心中擁有神聖地位的原因。屈原用他的文采將不遇之情托物以言懷,而能成其千古不朽的詩篇、沉鬱絕美的悲劇,並化為千古傳誦的奇珍瑰寶。
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對屈原推崇備至:「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何況其人雖已遠逝,但其行尚芬芳留遠,某些我們早已忘懷的情愫需要努力去追回,猶如在混沌的濁世找到清流,在滿室嘔啞嘈雜中得到仙樂清音。
這是詩人生不逢時的血淚詩篇,卻也是鄙陋粗糙人世中唯一的精致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