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瑣談】冠軍帖

文與圖/陳俊光 |2010.09.09
1526觀看次
字級

書法有其時代性。秦漢以前,帛書竹簡,追溯殷商甲骨文、鐘鼎文,皆僅有結體美,當書法產生出流利的線條美才脫離單調。

看〈冠軍帖〉走筆的魅力,遠遠地超越漢代書法家的前列,甚至讓人懷疑,在漢代的張芝,怎麼寫得出如此驚心動魄的線條。

張芝(~約一九二年)敦煌郡淵泉縣(今甘肅安西縣東)人,字伯英,東漢書法家,苦學而成,擅長草書,他汲取杜度、崔瑗、崔實草書精華,獨創「今草」,使草書得以從「章草」的窠臼中脫身而出,後人稱之為「草聖」。晉‧衛恒《四體書勢》中記載:「張芝,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後練(煮染)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後人稱書法為「臨池」,即源於此。

張芝〈冠軍帖〉刻本刊於北宋《淳化閣帖》內,而得以傳世。另有〈欲歸帖〉、〈二月帖〉、〈八月帖〉等。〈冠軍帖〉走筆跌盪,氣勢雄奇,出入頓挫,鋒棱俱在,可以窺知當時所用筆毫之健,這僅是針對技巧而言。

但這件書法所表現的不是技巧,不是感情,而是氣度;不是造形,而是風格。從寫字中看出其人的氣度,他明亮灑落,毫無狂怪之氣,更沒有妄生圭角的狂獗之氣,而是在豪放中從心所欲,即使行筆到驚心駭目之處仍不失法度。有勃發的英氣,是超然曠達的。這件作品雖然不能表現喜怒哀樂,卻能展現氣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