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與書法】南唐後主李煜墨跡 文與圖/陳俊光 |2013.09.12 語音朗讀 104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偽作)(真跡)李煜的書法墨跡流傳極少,今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南唐畫家趙幹〈江行初雪圖〉,畫卷上的一行題記被認為是李煜的真跡,其中「者也」二字,及落款「鍾隱」墨跡,極具風神,筆姿雍容大度,有王羲之遺韻。 南唐的末代君主李煜,後人都稱他「李後主」。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鍾山隱士」、「鍾峰隱者」。因篤信佛教,又有「白蓮居士」、「蓮峰居士」等名號。 他善書法及繪畫,亦精通音律、詩文,造詣均高,尤其作詞的成就非凡,留下許多千古名作,例如〈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世人譽稱為「千古詞帝」。 李煜書法,筆力強勁。北宋著名文學家陶穀,在他的著作《清異錄》曾記載:「後主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作大字不事筆,卷帛書之,皆能如意,世謂撮襟書。」 陶穀描述李煜的書法遒勁有力,如寒松霜竹般的勁勢,稱之為「金錯刀」體,而且能隨手執筆寫大字,無論是絹或是帛,均能揮灑自如。 李煜的書法墨跡流傳極少,今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南唐畫家趙幹〈江行初雪圖〉,畫卷上的一行題記被認為是李煜的真跡(右圖),其中「者也」二字,及落款「鍾隱」墨跡,極具風神,筆姿雍容大度,有王羲之遺韻。在李煜的題記旁,是北宋書畫家米芾長子米友仁的跋文,經其鑑別確定是李煜真跡。 近年坊間有書法專業期刊,引用李煜墨跡文稿(上圖),這是一件偽作,與右書題記真跡相較,顯然是遜色許多。偽作的走筆軟弱無力,字的結構十分鬆散、重心也不穩,行氣亦不連貫,不像是善書法者,應是後人低劣的仿本。 前一篇文章 【人間詩話】 一聲已動物皆靜.李頎 下一篇文章 【看雲集‧翰海微瀾】 到底是作家──張愛玲的藝術風格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帝王與書法】 唐玄宗的〈鶺鴒頌〉【帝王與書法】唐太宗與〈蘭亭序〉 (下)【帝王與書法】 齊高帝〈破堽帖〉 【書法瑣談】 臺靜農書風 剛勁挺拔 【瑣談書法】淡墨探花 王文治 【瑣談書法】 八大山人‧朱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