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示為南齊開國皇帝齊高帝蕭道成所寫的〈破堽帖〉,收錄在北宋的《淳化閣帖》內,他的字有一種滿滿的感覺,充滿著自信。圖/陳俊光
圖示為南齊開國皇帝齊高帝蕭道成所寫的〈破堽帖〉,收錄在北宋的《淳化閣帖》內,他的字有一種滿滿的感覺,充滿著自信。圖/陳俊光
圖示為南齊開國皇帝齊高帝蕭道成所寫的〈破堽帖〉,收錄在北宋的《淳化閣帖》內,他的字有一種滿滿的感覺,充滿著自信。
蕭道成(四二七~四八二年),字紹伯,小名鬥將,南朝蘭陵人。原在劉宋當政時任將軍一職,權勢日隆之後,篡宋自立為君,國號齊,受禪為帝,國都設於建康,在位僅僅四年。他開創的齊國,是南朝四個朝代中,維持時間最短的,國祚只有二十三年。
《南齊書》對齊高帝蕭道成有一段記載:「少沉深有大量,寬嚴清儉,喜怒無色。博涉經史,善屬文,工草隸書,弈棋第二品。」他是能文能武的帝王,自視亦頗高,對於書法有自信。
然而,當時最被推崇,第一善書者則是王僧虔,他是「書聖」王羲之的四世族孫,書法的技法與理論皆著名,才學亦高,也是一位機智的士人。宋孝武帝時,劉駿自豪擅書,王僧虔隱其能,常用拙筆寫字,以避鋒芒。改齊之後,任職丹陽尹,書名更顯於前。
彼時,齊高帝聽聞,世人譽稱王僧虔書法是天下第一,想與其別高下,於是降旨,召王僧虔來朝切蹉。
當兩人書畢時,齊高帝問道:「誰為第一?」王僧虔狡黠應對,直言:「臣書第一,陛下亦第一。」再說明:「臣書是臣中第一,陛下書是帝中第一。」齊高帝大笑說:「卿可謂善自為謀矣。」
王僧虔的機智,既不自貶,亦兼顧高帝的面子,可謂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