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俊光
唐玄宗李隆基,睿宗李旦的第三子。始封楚王,後為臨淄郡王,景雲元年晉封平王,立為皇太子,英武多能,善騎射,通音律及曆象之學,亦擅長書法,儀表雄偉俊拔,為盛唐明君,史稱「唐明皇」。
玄宗有兄弟五人,均封為王,合稱為五王。彼此間非常友愛,比起各朝代爭權奪位的皇室,玄宗伯仲間的敦睦,在歷史上真是極為罕見。
他即位之初,即命人製作長枕大被,兄弟與他抵足同眠。下朝後或宴飲或蹴鞠,或狩獵於近郊,或遊賞於別墅,均與五王同歡共樂。
開元七年秋某日,有鶺鴒數以千計棲息於麟德殿,經過十餘日未有飛離之意,玄宗見其飛鳴行搖,不畏人之景象,聯想昆仲間相聚之樂,於是召魏光乘撰〈鶺鴒頌〉,將鶺鴒飛鳴行搖的特質,譬喻兄弟互相照應之情,寫下此〈鶺鴒頌〉一篇,玄宗為之唱和,並親自秉筆濡墨揮寫橫卷一幅。
彼時唐玄宗三十五歲,寫的這卷書法〈鶺鴒頌〉(右圖)作品,走筆相當沉穩,運筆精到,筆法使轉有度,筆力遒勁,墨色豐厚、腴美,有淳厚之感。
黃庭堅評論此卷:「玄宗書,斑斑猶有祖父(唐太宗)之風!」,十分肯定唐玄宗的書法。
到了清代,有淡墨探花之稱的王文治,在此卷題跋:「帝王之書,行墨間具含龍章鳳姿,非人文臣者所能彷彿,觀此頌猶令人想見開元英明卓逾時也!」頗稱頌玄宗此書非一般人能及,是難得的帝王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