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成道後,經常到處弘化,足跡踏遍了五印度。一天,佛陀經過孫陀利河邊的叢林,住在附近的水淨婆羅門,發現佛陀來到孫陀利河邊,非常高興,三步併作兩步,急忙跑來見佛陀。
婆羅門問佛陀:「您想到孫陀利河中沐浴嗎?」
佛陀說:「為什麼要到河中沐浴?有什麼利益?」
婆羅門答道:「遠古的仙人曾在孫陀利河度化眾生,因此,如果你跳進河中沐浴一番,就能消除一切罪惡,獲得吉祥、清淨、解脫。」
佛陀眺望孫陀利河,又注視著婆羅門說:「真的嗎?」
婆羅門篤定的說:「絕無戲言,這是我修行的秘訣呢。」
佛陀說:「到孫陀利河沐浴是不能消除罪業的。其餘如恆河、婆休多河、伽耶河、薩羅河,也是一樣。假如跳進聖河裏沐浴,即使歷經百千年,也不能消除內心的煩惱污垢。」(圖/昭賢攝)
婆羅門聽了,露出一臉驚訝的表情。
「孫陀利河是世間的凡水,它能洗除身體上的污垢。如果你想徹底洗淨內心的罪業,就必須要用清淨的法水。」佛陀繼續說著。
婆羅門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樣的道理,頓時覺得心光朗照,於是迫不及待的問:「那什麼是清淨的法水?」
佛陀答道:「保有一顆清淨的心,勤修淨業,盡形壽受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的戒律,並且深信罪福業報,不嫉妒別人,這才是真正以清淨的法水洗塵除垢。」
婆羅門聽了這一番道理,內心受到相當大的激盪,頓時如獲至寶,歡喜的頂禮佛陀,稱謝而去。
溪流河水只能沐浴我們的身體,戒行的法水才能淨化我們的心靈。
四生慈父,人天導師的大悲佛陀,時時刻刻都在關懷著還未得度的眾生。因此,有時分身在恆河邊,出廣長舌,講經說法。
每次,佛陀在宣說妙法時,除帝王、士民外,天龍鬼神、飛禽走獸之類,皆來聽法,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說法後,聽法者都能受到利益。
一天,恆河邊的一隻老蝦蟆停在空地上肅然地聆聽佛陀講經,卻也能了解經義。
一會兒,一個牧牛的老公公手裏拿著拐杖也擠進這空地來,不巧,老公公停下的杖頭,壓在老蝦蟆的背上。
蝦蟆聽得入神,也不感覺杖頭壓在身上,老公公稍一移動,很不幸地,蝦蟆就喪命於老公公杖頭之下。
蝦蟆死了,到那兒去呢?真是不可思議,因為牠聽經入神,深得法味,肉體死了,而神識卻仗著聽經聞法的福力,上升天上。生天以後,得天人身,用天眼觀察自己的來歷,知道是從畜生道的蝦蟆來,因聽經聞法,仗佛威力,得此升天福報,即刻來到下界,散天華於前生蝦蟆身上,以報答牠不輕視自己,喜歡聽經的恩德。
一隻蝦蟆精進聽經聞法尚能升天,何況人呢?
摘自《佛教叢書‧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