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中的水淨婆羅門,只因聽聞傳言,便相信在孫陀利河中沐浴,即能消除一切罪惡,並獲吉祥、清淨、解脫之說,卻不思索傳聞的正確與否而深信不已。
佛陀說明河水只是世間凡水,無法洗淨內心罪垢的道理,並為其解說若要徹底洗淨內心的罪業,就必須用清淨法水,亦即保持一顆清淨的心,勤修不殺盜淫妄的淨業,並且深信罪福業報,才是真正的清淨法水。
文中另一隻聽佛說法的老蝦蟆,在陰錯陽差之下,被同樣聽佛說法的老公公杖頭壓住,最後不幸往生了。老蝦蟆的神識投生為天人後,得知自己前世是一隻蝦蟆,因為聽經聞法之力,方得升天之報,說明了聞法功德的不可思議。
我經常跟叢林學院的學生們提醒,星雲大師設立佛學院,除了實踐「以教育培養人才」之外,更透過清淨的寺院叢林,和風拂綠、鳥叫蟲鳴種種使人身心神爽、歡喜舒悅的環境,於「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時,「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感受到給人歡喜的人間淨土。
為了讓同學們能在「晝夜六時」,早晚課誦「出和雅音」的當下,得聞「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而生起「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自覺行佛,修道感悟,學院精心規畫了各種佛法課程;師長們老婆心切的提醒;學長們教導規矩、叮嚀等,就是讓同學時時處處皆住於聞法功德中。
《佛光菜根譚》提到:「親近良師聞法樂,聞法奉行安穩樂;安穩和合寂滅樂,寂滅離苦解脫樂。」佛學院正是能讓學佛者親近良師及得聞法安樂的解脫處;所以,「有佛光普照之地,即是佛光淨土,有法水常流之處,即是法性淨土, 有僧伽加被之田,即是福德淨土」。
佛學院,這到處充滿佛光法水潤澤的福德淨土,有心學佛的青年行者們,怎能不善加親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