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員工加薪 不再是萬靈丹 文/Sandy Chiu(生涯設計師 Life Designer) |2025.11.15 語音朗讀 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123RF圖/123RF圖/123RF圖/123RF 文/Sandy Chiu(生涯設計師 Life Designer) 愈來愈多企業主或主管發現:雖然「想迅速找到下一個高枝」並沒有想像中容易,卻有不少員工,即便老闆答應加薪留人,這些員工仍選擇轉身離去,完全不留戀熟悉的工作環境。相較於5、6年級生,有較高機率因主管或老闆加薪,或因同事情誼、長官(或前輩)慰留、人情道義,選擇留在原本的環境中;7、8年級及Z世代(2000後出生)的員工,一旦決定要走人,若非調整職務換部門,或給予一定的職位權力,通常不太會因為加薪,而決定被慰留。紅蘿蔔效用逐漸失效不少企業主開始思索:為什麼「加薪」、「升職」這些過去極為管用的紅蘿蔔,對年輕世代的員工卻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年輕世代總愛抱怨薪水太低買不起房、開不起車,為什麼他們不選擇加薪留任原本的職位呢? 從以下這位來找我做生涯諮詢的年輕人口中,或許能窺得他們的部分原因和心態,也能明白:對某些員工來說,若自己和企業的價值觀落差太大,真的不如選擇揮揮衣袖瀟灑離去……諮:「就算加薪,我也不想繼續在這家公司待下去。」我:「你認真的?為什麼這麼迫不及待想離職?」一心遠離辦公室沉痾諮:「公司完全不照規範走,又不相信專業,只讓接受他們指令的人來做事,久而久之,劣幣驅逐良幣,結果就是:辦公室只留下一堆會聽命令但不一定專業的人。我再繼續待下去,一定會失去競爭力,未來也很難換工作了!」我:「聽說你提了離職後,主管有說要幫你加薪?」諮:「對!但我沒答應。」老闆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給員工加薪,為什麼他們依然還是選擇走人?釐清重視的核心價值我帶著這位來做生涯諮詢的個案,進行整套價值觀探索,找出他真正重視的核心價值,接著,再以此作為篩選工作的標準。過程中也發現,他特別看重誠信、專業、尊重,全部都與「把工作做好」的生涯價值觀特別相關。於是他問我:該如何判斷公司是否「尊重專業」或「對人誠信」。其實要判斷這兩點,可從兩個方向下手,一個是從人脈找工作,比較容易知道企業內部真實的狀態;第二個則是靠面試技巧,利用回答「離職原因」與懂得「問好問題」,就能看出端倪。透過求職找心儀職場最後,我請他回去研究我在臉書發表的「面試必備的10個問題」與「如何在面試中問好問題」這兩篇文章(均放在「生涯設計師-邱彥霖」FB的置頂文)。同時,我也提醒直率的他,未來在溝通時若能多一點耐性,不要急著回應,相信職涯路必能更上一層樓。個案不好意思的搔著頭說:「我真的性子很急,蠻容易惹別人生氣的,不過你說得對,要慢一點!我會記住的。」諮詢就在溫馨的氛圍下畫下句點。企業價值 最吸引人才雖然在我身為獵頭時,經常以高薪做為誘因,替企業挖角人才或讓某些員工動了離開原本職位的心思,但我仍然必須說:金錢並非萬能,若非真的覺得目前工作的職場,有諸多和本身專業、價值觀、做事方式……難以配合協調之處,薪水再高也不一定能讓人真的下定決心跳槽。事實上,金錢所能給人們的滿足,是有限度的。儘管主流價值觀,仍然認為金錢與幸福成正比,但新的研究已顯示,「生活滿意度」與「收入」不一定成正比。也就是說,金錢只要達到一定程度的滿足點後,邊際效益就到了極限,增加再多,對人們內在的滿足,能再帶來更多的快樂或幸福感,其實增幅不多。所以用錢留人只是基本手段,還是要用事業發展目標來留人,才是真正長治久安之道。所以一開始,企業最好就用明確的價值觀,篩選出合適的員工,讓企業的效率大大提高,減少內耗,才是真正的根本留人之道。對一般找工作的求職者而言,最好也同樣要將企業治理的價值和目標納入考量,也就是說,除了針對工作內容、薪資福利等求職考量重點外,「釐清工作價值觀」、「進入價值觀匹配的企業任職」,才是職涯能順利長久的不二法門。價值觀落差 員工離意堅雖然上班族都很期待加薪,但老闆想以加薪方式留住人才竟然不奏效,這種違反直覺的員工堅持離職的態度,讓許多企業主感到困惑。其實,這個困惑的背後所折射的問題,大多是「我不喜歡公司的文化、做事方式」,或者「這個公司對我沒有吸引力」,才會讓他們「就算給多些錢也待不下去」。話說回來,為什麼某些人會特別在乎這些抽象的原因,絲毫不猶豫的就遞出了辭呈?在此不得不說,如果企業的價值觀出了問題,或者價值觀含糊不清,那麼企業就很難吸引優秀的人才。雖然也有只要錢給得夠,原本的矛盾或問題就不再是問題的人,但事實證明:並非所有的人都會接受加薪招安,決定與否的關鍵,出在員工的價值觀落差上。這跟婚姻關係十分類似,所以企業與員工在價值觀上也需要匹配。員工愈是適應企業文化,認同企業的價值觀,彼此的合作默契高,產出效率好。且如果一個人對自家公司的價值觀比較認同,他往往會願意為這個職位犧牲小我的需求,不會因一時的利益而離開。由此可見,一個員工是否認同企業的文化與行事風格,將直接影響組織的效能與人力成本。這也是我在8年獵頭的經驗中,感受最深的。尤其當碰到對現在的組織認同度高、向心力高,缺乏(離職)推力的人選,外在的拉力再大,也很難影響(讓對方動心),就算一時被高薪利誘,同意去新公司面談,後續也不一定真的會選擇跳槽。 前一篇文章 對治辦公室9種毒人 下一篇文章 熱門新聞 01【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V 水稻田減排新觀念IV 土地的溫柔革命 雲林大埤寫益生菌奇蹟2025.11.0902【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3悅讀華嚴經 成為幸福安樂地球人2025.11.0904【視覺DJ 】給自己按個讚2025.11.0905【森活日誌】意外的香遇2025.11.0906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⑧2025.11.0907【朗朗晴空】能替別人著想不會小2025.11.0908發現DNA雙螺旋結構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 華生97歲辭世2025.11.0909佛光山書蔬展開幕 聚焦天天行三好2025.11.0910阿里山林鐵森里號 躍登國際2025.11.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對治辦公室9種毒人強化應變力 改造不健康職場系統德企vs.台企 職場文化異同歐盟職場文化 保守穩健重視福利公教人員享福利 身心假下周上路不會用AI的人 焦慮與邊緣化風險 作者其他文章當面試官問:有沒有問題?裝忙的時代結束 擁抱AI 展現價值不缺工作機會 缺認識自己的機會想找合適工作 先檢視個性、價值觀 加薪 並非轉職跳槽首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