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面試官問:有沒有問題?

文/Sandy Chiu(生涯設計師 Life Designer)  |2025.07.26
68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圖/123RF

文/Sandy Chiu(生涯設計師 Life Designer)

在輔導求職者的過程,諮詢者常會問:「被問『有沒有問題』時要怎麼回答?」

相信很多人也有這樣的經驗,面試來到最後,面試官突然說:「還有沒有問題?」每到這個時候,求職者多半是腦袋一片空白,或是想開口,但不確定開口後是加分還是扣分?

其實從面試官的角度,問這個問題的目的,主要是想透過你的提問更認識你,了解你的人格特質、你在意的工作價值,甚至是你對自我的理解。所以,要是回答「沒有問題」,等於是在向對方說「我沒有想法」,可就白白浪費一次加分機會了!

因此,本次我分成4種角度,並集結相關例句,解釋給大家參考!相信大家看完之後,會發現:沒有絕對的好答案,唯有先釐清自己求職目的,才能問出適合自己的關鍵題。

若是看完之後,還不知道該問些什麼的話,以下8個Combo(組合)推薦給大家參考:

˙還在職,且沒有急著換到下一份工作,可以問:福利制度+內部情資

˙已離職,且急著找到下一份工作,務必表現積極:請給我指教

˙多個面試進行中,應多收集資訊,好做理性判斷:福利制度+未來發展

˙重視升遷發展與薪酬福利:福利制度+未來發展

˙重視工作環境與氛圍:內部情資

˙跨領域求職應展現積極:內部情資+請給我指教

˙到新創公司面試必備:未來發展+請給我指教

˙高穩定性傳統產業:福利制度+請給我指教

如果自認是「金魚腦」,一時間無法記住這麼多,那就打安全牌:「如果有幸被錄取,在到職前我能多做些什麼準備、充實自己,好在到職後能立即上手?」

詢問福利制度(加分值0)

這應該是大家最常問的,但老實說,這類問題不大會加分。且通常是問得愈細,給人愈難搞的印象。不過,這不表示不應該問,而是先問問自己:「這對我是否重要?」再來才是:「該問誰?怎麼問?」

首先,確定這是否很重要?

如果離開前一份工作的原因是工時超長、經常性加班,那麼一定不想「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這時就一定要問清楚工時和職責,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其次,工時、薪資福利該問誰?

通常會講到這麼細,應是準備跑聘雇流程了。簡單來說,薪資福利要問人資,至於工作時數與升遷機會,當然是問直屬主管最準確,畢竟你是加入他的團隊,成員的工作狀態、績效考核都由他掌握。若是應徵業務單位,關於獎金發放的問題,也可以請教用人主管。

最後,怎麼問才不會失禮、唐突?

當你不確定問題是否合適時,不妨可以先「自我揭露」,再進行提問。

範例一:我目前的年薪,其中包含三節獎金、車資補貼、固定兩個月的年終,以及一季發放一次的績效獎金,加班費另計……所以,想了解一下貴公司的薪資結構包含哪些項目?

範例二:我過去的單位很常加班,幾乎是常態性的加班到10點,相當不利於家庭的經營,但我理解工作難免需要加班,所以想了解一下目前單位同事們的工作時間,以及加班頻率?

範例三:我目前的工作不是管理職,但主管都會把新人交給我帶,直到他們能獨立上手;所以我一直希望有機會挑戰管理職,也想了解未來這個職務有無升遷的空間?需要多久時間或需要其他條件?

關心內部情資(加分值60)

面試除了要讓主管留下好印象,更重要的是蒐集企業內部資訊,透過瞭解組織或主管本人,進一步評估是否適合自己。但務必先想想自己的目的,再問對問題,找到正確解答!

範例一:「在您的部門中,您會如何形容印象最深刻的同仁?」

若對方回答的是正面的,可以看出主管欣賞的特質;反之,也可以看出主管介意或不喜歡的特質。

範例二:「您喜歡這家公司嗎?為什麼?」

看對方的反應就可以觀察出,這位用人主管是真認同,還是假喜歡;你也可以評估自己是否要進入這個團隊。

範例三:「請問這個職缺是怎麼產生的?」

是既有的職務缺口,還是擴張多出來的業務內容?既可以進一步明確這個工作的定位,同時瞭解主管對該職務的期待。

範例四:「方便知道您的聯絡方式嗎?」

不是所有的用人主管會在一開始就自我介紹、給名片,求職者主動一點當然可以留下好印象,不過後面要加解釋,像是「不論能不能被錄取,我都希望能與給我啟發的前輩保持聯繫」,或「想對於今天提出的計畫與目標,補充一些資料給您」,這樣才算完整。

範例五:「請問這個職務預計何時要到任?」

若想展現積極,且也能在對方預期的時間到職,請接著表達若被錄取,自己能夠在這時間到職;就算無法在對方預期的時間內,也可以告知若接到錄取,最快可以到職的時間。

一場好面試建立在真誠的「互相評估」,而非單方面的刻意表現。

關注未來發展(加分值0或100)

這類問題在一個「成長型」的產業、組織或職位,絕對大大加分,反之就會大大扣分。為什麼?因為關鍵在於:並非所有的工作都需要這麼Aggressive or Ambitious(積極進取、野心勃勃)。

尤其在穩定、變化小、重複性高的傳統產業、組織或職位,主管並不期待聘雇一個敢衝會衝的下屬,在面對這類提問時,可能回答不了,也不想回答。所以這種問題不適合所有的職缺,得先看自己的職業適性與應徵的職務需求,再決定是否提出。

問句範例:

「我的職位,在公司不同階段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短中長期的任務為何?」

「您希望我的加入為部門或公司帶來什麼樣的改變?與公司成長的目標是否有關係?」

「想請問這個職位過去的從事者通常會遇到什麼挑戰?」

簡單來說,這類問題比較適合「核心業務」職務者提問,例如科技公司的研發工程師、產品經理,廣告行銷公司的行銷企畫,募資平台的專案經理……另外新創公司,尤其見到創辦人時,更適合提出這類問題。

由此可見,好問題也要「問對場合」,才會發揮正面效果!

請給我指教(加分值80)

謙虛是一種美德,請對方給建議,也是讓自己未來變更好的方法之一。每次面試都是經驗的累積,所以這類問題,不一定是為當下這份工作,而是讓自己更進步。聽聽看對方給自己什麼樣的建議,從對方身上學習吧!

問句案例:

「如有幸被錄取,到職前我能多做些什麼準備、充實自己?」(大推)

「如果最後沒能進入貴公司,最大的因素是?」(不推)

「您認為我哪方面需要再加強?」(不推)

後兩者之所以「不推」,主要是:人還是喜歡正面,討厭負面。所以,不論前面的表現如何,最後用一個正面積極的提問做結尾,回去後再發一封Thank you letter,補充面試時沒講到的資訊,加深正面印象,那至少也有80分了!

「正面積極」才能留下好印象,但前提是你真心想加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