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樂寂
多希望再來一場雨,即使是很短暫的小雨也心滿意足。
首次發現苔蘚如此可愛,是雨季時宿舍大門前格柵排水蓋邊上,竟見數個飽滿的抹茶小蛋糕,極可口的樣子,簡直讓人垂涎。幸虧是大清早,否則呆愣愣地站在水溝旁,讓人見了不免要起疑。
自那一眼起,進進出出總是低頭看看小抹茶。隨著水氣逐漸消失、日晒逐漸強烈,抹茶蛋糕漸褪色,先是抹上一層灰糖霜,再乾枯成淺灰色,隨後在無數雙腳印的踩踏之後,終於只餘貼近格柵底端的一點殘渣。然後,就等再連續幾場雨,格柵上就會緩慢地再擺上小蛋糕,由薄薄一層到油潤發亮;如此反復直到雨季結束。
經春歷夏,靜靜看著苔蘚無數次從初萌到鮮綠褪盡,彷彿參與它的人生盛宴。開學前,環安組以大水槍清洗過校園,經年累積成灰黑色的人行道地磚轉眼如新;水溝蓋邊沿也被洗得乾乾淨淨,苔蘚終至連渣都不剩。
秋分後某天下場夜雨,隔天朝陽以三十度角照在一心路上,入眼一驚,紫花金露矮籬下隱隱一地綠色光芒,原來,〈陋室銘〉裡上階綠的苔痕是長這樣啊?
如果不細究,千百年來公認〈陋室銘〉的作者是劉禹錫。只是宋代孤山智圓禪師,作〈雪劉禹錫〉據理為詩人伸冤,說以詩人謙沖自牧的修養,不可能矜誇自大附仙比龍;禪師又解釋:顏回「願無伐善」,孔子「不敢稱仁」,劉禹錫是大儒者,必知聖人的典範,豈有自誇「唯吾德馨」之理?所以禪師定論,必是某個愚劣小子「竊禹錫之盛名,以誑無識者。」禪師頗具高見。不過,即使銘文真是個不太美麗的錯誤,黑鍋背久了,劉大詩人或許也只能搖頭苦笑了。
見過一心路發亮的蘚苔,我才後知後覺,原來在某種角度的陽光下,苔蘚真能綠得如此可愛。
入秋後可人的苔痕只維持幾天,就隨著空氣逐漸乾燥,整條路又恢復灰撲撲的柏油本色。所以啊!多希望秋雨快來,薄薄如煙的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