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聆
我的高中同事,年過六十,卻未想退休,她說教國文,是很享受的過程,尤其改學生作文,偶有令人驚喜的佳作時,「得天下英才而教」的欣慰,豈止如中樂透般,差可比擬?
最近,她卻萌生退意,她說教材古文比例大刪減之下,學生普遍受手機短語音之害,一篇作文寫不出三百字,尤其字義不連,辭常錯置亂用,更不見文以載道,或鋪排有序、起承轉合等等,總而言之,多數不知所云,愈改愈傷感,愈批愈想草草了事,幾與自己初心背離,內心交雜著不如歸去,不退唯恐誤人子弟。
我回想初高中時代,全校力行背書,閱讀課外讀物,更是一種流行,背書與大量閱讀是國文程度精進的良方。多年來看盡世間的爾虞我詐,人們帶著虛偽不實的面具,為名為利爭奪不休,總覺得面對經典就能與世無爭,若能熟記在心,一言以蔽之,必要時朗朗上口,就能處「如樹應安住」之境。
年紀稍長,更覺背書或背經可以減緩失智,時時刻刻讓腦子保持靈活有目標,何況,師長指示:我們所背誦的內容,就是我們未來要修持的,甚至於我們邊背就可以隨文起修,背書就是為了要讓所背誦的法義能夠在心中明現!如果能把這些祖師佛菩薩的言教,透過一次一次的串習,在內心當中愈來愈熟悉 ,愈來愈相應,乃至最後能夠升起我們所背誦的這些經典所說的證量,那就是極致了。
我共學的一周一會的佛學研討班,人數不到二十人,可是要背經文,有人感覺輕鬆異常,有人則萬般沉重,壓力山大。然拜科技之賜,我分段放在群組,個人每天念誦五遍或十遍,四天則換一字群,大家可以依自己的時間回覆次數,積少成多,積沙成塔,幾周下來,竟然已熟練《兜率眾神頌》、《修心八偈》等,連《三十五佛懺》中,佛號的順序也不會混淆。
有九十二歲的老學員告訴我,她的學歷是小學,今年要去考《心經》和三部經典,都是一年內的練習成果。所以說:「背書難不難?」只要開始,真的不難,說「難」,只是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