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洪貞
我喜歡把想說的話,透過文字與讀者分享,從未想過發表後,還會有什麼後續。那天,寫外子進靈骨塔前,要火化衣物時,我在他鞋櫃的新皮鞋裡,發現一張他寫兒子帶他去百貨專櫃買鞋的情景。大意是有個周末,兒子帶他去逛街,外子因一輩子都穿寬鬆的黑色公務鞋,乍然看到各式各樣造型好、材質輕軟的鞋子就愛不釋手,不過當他發現每雙鞋子都萬元起跳時,又覺得太貴了不能買。
兒子看到他猶豫不決,就拿了鞋子讓他試穿、試走幾步,感受鞋子的舒適感,同時一口氣幫他買了運動休閒鞋、正式的皮鞋等,不同顏色不同造型,讓他很感動,就把它寫下來塞在鞋子裡。我把這件事寫了一篇〈藏在鞋子裡的紙條〉投稿,很幸運的被刊出後,為我帶來很多意外的驚喜。
由於外子生前沒什麼重病,每天能吃能睡。某天早上吃完早餐,坐在沙發看電視時,就這麼「睡著了」。手足無措的我,為了順利處理後事,在時間緊迫下,只通知了至親,其餘的親友就來不及告知了。本以為人已走了,屬於他的一切也結束了,未料拙作刊出後,我陸續收到許多慰問電話。有來自加州的遠親、來自北京久未謀面的同學,還有一些他以前的同事或朋友,甚至於女兒先前的長官以及家族裡從未謀面的後生晚輩……來自四面八方的關懷,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媒體的力量,是如此的無遠弗屆,不僅為我帶來溫暖,也找回了一些失聯的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