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

編譯/潘楠慕 |2025.08.17
366觀看次
字級
恐龍是地球生物大滅絕事件的代表性物種。圖/法新社
超新星爆炸會釋出強大能量。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迄今地球經歷過5次物種大滅絕,其中兩次發生在4億和3億多年前,一份新研究指出,這兩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很可能是因當時鄰近太陽系的猛烈超新星(Supernova)爆炸所引發。

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學天文物理學家昆塔納(Alexis Quintana)領導的團隊,調查銀河系的超新星爆炸頻率,揭露出這些頻率,與至少兩次地球物種大滅絕時間點吻合。

超新星是大質量恆星在演化末期發生的劇烈爆炸現象,若在夠接近地球的位置發生,足以為地球帶來強大的高能粒子輻射,剝蝕臭氧層,使地表暴露在更多紫外線下,將對生態系統造成難以修復的傷害。

發生在4億4500萬年前奧陶紀晚期(Late Ordovician),以及3億7200萬年前泥盆紀晚期(Late Devonian)的這兩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時間點都與地球臭氧層顯著耗竭正相關,這一點更引人揣測和超新星爆炸的關係。

昆塔納的團隊計算太陽系周圍約3260光年內,生命期很短的大質量恆星「OB型恆星」數量,共計2萬4706顆,據此估算,整個銀河系每百萬年有15到30次此類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炸;再換算太陽系約65光年內區域,得出每10億年約有2.5起,在接近地球處發生的超新星爆炸,此數字足以解釋那兩次生物大浩劫。

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幸運的是,目前還沒有距離足以威脅地球的恆星即將進入超新星爆炸,即使接近壽終的紅超巨星「心宿二」(Antares)和「參宿四」(Betelgeuse),距離地球仍有數百光年,難以影響地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