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⑬

文/星雲大師 |2025.08.16
121觀看次
字級
每個人都有責任創造家庭的和諧,你尊重我、我尊重你,彼此順從。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四給的管理

佛光山初建立的時候,我就想:「如何讓佛光山成為社會大眾重視的一個地方,不只是在佛教,還要讓整個社會甚至世界,都能享受到我們啟建佛光山所要給予大家的因緣?」因此,我就提出了「四給」的主張。何謂「四給」?

一、給人信心:所謂「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沒有天生的彌勒,沒有自然的釋迦」,凡事只要有信心,必定能夠達成。因此,我要給人信心,讓人肯定自己:我能夠做到、我會做到!可以說,「給人信心」對自我的管理、自我的昇華與擴大,具有無比的意義和力量。

二、給人希望:人活在世間上最大的意義,就是對未來有希望、有目標,假如沒有希望、沒有企圖心,如同行屍走肉,那也就雖生猶死了。說到希望,人的欲望有兩種,固然染汙欲是不好的欲望,但善法欲則是好的希望,例如我能以「成聖成賢」作為希望、目標,有希望就有未來,這對人生會不好嗎?甚至我進一步還能帶給人希望,不是更好嗎?

三、給人歡喜:在這個世間上,給人錢財,但錢財會有用完的時候;給人一點感情,感情也很無常,也是不實在。假如我們能讓人放心,讓人得到助緣,讓人得到尊重,讓人得到包容,讓人得到我的給予而心生歡喜,這個世間不就很美好了嗎?

四、給人方便:所謂「方便」者,就是給人一點服務,給人一點機會,給人一點空間,給人一點助力。你渴了,我給你一杯水,讓你方便解渴,你會不感謝嗎?你沒有地方住宿,我家裡有一個房間,給你方便住上一宿,你會不歡喜嗎?你貧窮,我替你找一份職業,讓你有穩定的工作,給了你一些生活上的方便,你會不感動嗎?

總的來說,「四給」是管理學的無上法寶,如果能用之得法,必定可以為自他帶來無窮無盡的好處哦!

五和的管理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以和為貴」。在這個世間上,儘管有地域不同、貧富不同、知識不同、理想不同、黨派不同,不過對於不同的人,也不至於要消滅他。因為這個世界是一個共同存在的世界,是一個多元的世界,假如沒有別人的存在,沒有士農工商等各行各業,要怎麼解決我們衣食住行的問題呢?我們怎麼能活得下去呢?因此,任何人都不是我們的仇敵,而是我們的恩人;因為有他們,我才能生存。

如果你能有這樣的觀念,就表示自己對「人和」的重視。有了「人和」,做事業,事業就能成功;從事計畫,計畫就會完成。

所謂「五和」:

第一是「自心和悅」。「和」要從自己做起,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聽自己的話,明明知道要做個好人,卻還是隨波逐流,那是最沒有用、最懦弱的人;相反地,一個有為的人,他能創造自己心內的歡喜,也就生活得很快樂。

第二是「家庭和順」。一個家庭裡,假如父母、兄弟姊妹、夫妻之間不和,家就是地獄;反之,家庭能和,家也就是天堂。所以,每個人都有責任創造家庭的和諧,你尊重我、我尊重你,彼此順從。

第三是「人我和敬」。在社會上,有長官、朋友、同事、同學、同鄉等種種關係,假如你與別人不能和平相處,沒有尊敬包容,甚至把別人當作敵人,對他人種種猜疑嫉妒,固然對方受到你的傷害而吃了虧,但自己又何嘗能得到利益呢?所以,人我和敬實在是社會管理中重要的一環。

第四是「社會和諧」。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不同。不過,不同不要緊,和合就能成功。例如建材,有磚、瓦、砂石等不同,調和就能建築一棟房舍;味道,有酸甜苦辣的不同,調和就能製作一道美味佳餚。就是在社會群體當中,也有士農工商、貧富貴賤等不同職業、身分的人,甚至「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個人的想法也都各有不同。但是在這些不同當中,倒是有一樣東西可以讓大家相同,那就是「和諧」,你尊重我、我尊重你,你包容我、我包容你,大家互相給予助緣、給予助力,社會和諧了,還怕世界不能和平嗎?

第五是「世界和平」。自古以來,仁人君子、聖賢之士都倡導「世界和平」,但世界能和平嗎?那是很難的。如果全世界七十四億人口都能從自心和悅做起,慢慢地,做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敬人者,人恆敬之;助人者,人恆助之」,還怕天下不能和平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