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人的過去、現在到未來 4-1

文/星雲大師 |2025.04.22
470觀看次
字級
因緣的主要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一般人最關心的是現在;至於過去,很少想到「過去究竟怎樣」而加以追溯;至於渺不可知的未來,也同樣很少想到。大家只知道「現在」最要緊。

清朝咸豐年間,日本有位著名的外相,名叫陸奧宗光,他有一個美麗的女兒,得了不治之症。

這女孩臨終之際,告訴陸奧宗光:「爸爸,我知道我就要死了。但是,有一個問題始終不明白,我不甘願這樣死去。」

「你有什麼問題?儘管提出來好了。」父親回答。

這個小女孩問道:「爸爸,我究竟從哪兒來的呢?現在我即將死亡,死後我又會到哪兒去呢?」

雄才大略、足智多謀的外相,經十二歲的小女兒這麼一問,竟一時瞠目結舌,無法回答這個有關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去,生命絕對不是忽然產生的。那麼,我們的生命究竟從何處來?將往何處去?

認識生命來去

生命的過去,就是每個人的歷史。

求學期間,從小學、中學到大學,每個階段都有歷史課程;由於有一部「中華民族史」,我們才知道自己是「龍的傳人」。

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生命的歷史,就能知道生命的價值。生命的價值,不光是生命的過去,更大的價值是生命的未來,未來才是每個人的希望。

我們在播種時,必然希望有所收穫;太陽下山了,我們希望它明朝依舊爬上來。人,因為知道有未來的幸福可期,所以,現在無論怎樣艱苦、困難,都能甘之如飴。

有人說:「現在最要緊,現在這樣很好。」也有人說:「過去比現在更美好。」其實我們應該說:「未來比過去,比現在更輝煌。」總之,我們不僅要認識現在,對於生命的過去和未來,都必須追溯和探討。

有些人,為了追溯自己的過去,於是扶乩、牽亡、催眠來問過去的因果,只為了要了解自己。更有一些人,為了探討自己的未來,於是求神、問卜、算命、看相,以求預知渺不可知的未來。

過去、現在和未來,可以說是「生命學」。這「生命學」也可說是「不死之學」,它告訴我們如何求得一個「永恆的生命」。以下分四點說明:

一、生命的起源

每個人都有生命,但這個生命從哪兒來呢?

歷史學家說:「生命是從父母那兒來的。」父母當然是從祖父母那兒生養而來的。那麼,祖父母又從哪兒來呢?

繼續追溯下去,歷史學家說:「人類是從猿猴進化而來的。」

但是,猿猴又從哪兒來呢?難道像傳說中所說孫悟空是由石頭裡蹦出來的嗎?追溯至此,人類歷史學家也答不出來了。

如果問生物學家,他會說:「人是從爬蟲類動物進化而來的。」再追問爬蟲類的來源,他會說是由微生物進化而來的。

那麼,微生物是怎麼來的呢?是細菌變來的。

細菌又是怎麼來的?是由細胞結合而成的。細胞又是怎麼來的呢?生物學家至此只得亮起紅燈。

物理學家說:「人是從物質進化而來的。」從某些固定的物質,譬如海水,或是從原子、分子進化來的,甚至從核子、中子而來。那麼原子、分子、核子、中子又是怎麼來的呢?

哲學家說:「生命是從生機化合物質來的,生機化合物質能產生感覺,由感覺而吸收知識,而後才有思想。」這和我國古人所說由「氣」而來之說大同小異,亦即如《易經》所說,由「生生不息之流」而來。但是,這「氣」、「生生不息之流」又從何而來呢?

生命無始無終

宗教家對生命的來源有什麼說法呢?

印度教說,人的生命是從梵天那兒來的——上等的婆羅門從他的口裡生出來,次等的剎帝利由其鼻子生出,等而下之的吠舍來自其肚臍,至於最下等的首陀羅,則來自梵天的腳下。但是,請問梵天是從哪裡來的?

道教說,生命是陰陽兩儀變化而來的。那麼陰陽兩儀從何處而來?

基督教說,生命是上帝創造的。那上帝是誰創造的呢?

關於生命的起源,任何宗教和學說追究起來,都很難有個圓滿的結論。那麼,佛教對生命的起源有什麼說法?

所謂因緣,「因」,是生命的根源,「緣」,是生命賴以存續的條件。生命不是突然有的,也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由許多條件相互依存而產生的。

因緣說和一般的生命起源說不同。

一般的生命起源說是直線式,因緣說是圓的。常有人問:「先有雞或先有蛋?」若說先有雞,但是沒有蛋,用什麼孵雞呢?若說先有蛋,但是沒有雞,怎麼生得出蛋呢?如果先存一個「先、後」這種直線式的思想方式去想天下事物,是很難有結果的。

因緣說是圓的,譬如時鐘,從零點開始走到十二點,走回原來的地方,在鐘面上很難看出它是什麼時候開始走,什麼時候結束,這種環形的時空觀、人生觀,叫做「無始無終」。我們的生命,在過去是「無始」,在未來是「無終」,因此我們的生命是「無始無終」的;換句話說,我們的生命是不死的。

因緣的主要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互相依靠存在,不能獨自存在的。譬如我們日常生活,無論吃飯、穿衣、居家、坐車,都有賴於農人、工人、商人們的努力,才能解決我們的生活問題。我們的生存,要吃、要喝、要住所、要別人的關心,哪個人離得了別人,離得了「因緣」二字?如果一個人不能領悟到因緣的道理,他就不能體會生命的真諦。

大智慧的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悟道,他悟到什麼呢?就是——因緣、緣起。

生命本來就沒有起源,生命只是隨著因緣而有變化,隨著我們的業力而相續不斷。(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