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人的過去、現在到未來 4-2

文/星雲大師 |2025.04.23
463觀看次
字級
生死轉遞如換房舍,不管身體如何變遷,我們的生命之火是永遠不熄的,生命之流也是永遠不斷的。 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時間:一九八○年十二月二日 地點:台北國父紀念館



二、生命的轉遞

人的一期生命不過數十寒暑,當一期生命結束後,往何處去轉生呢?有人以為人死如燈滅,一了百了,好像油盡燈枯一般;其實燈雖熄了,但電源還在,只要換上一個燈泡,電源一開,燈仍會亮,所以佛教認為人的生命結束後,或升天,或做人,或在其他五趣六道中流轉;總之,這個形體消滅了,又有另一個形體復活。

佛經對死亡的譬喻略舉四種:

1.如柴薪取火:柴薪一根根地燒完了,但火始終不斷。前一堆木頭雖與後一堆木頭不同,但是經火種引燃,就有密切關係。我們的生命之火也是如此,人死後轉生他道,或為張三,或為李四,形體雖有不同,但其生命卻和過去相續不斷。

2.生命如種子:種子隨緣發芽,如果放著不播種,它只是一顆種子,必須在條件充足的環境中——有土壤、陽光、水分和肥料,它才會萌芽成長。人死後也不一定馬上投胎轉世,極善、極惡之人,死後會很快的升天或墮地獄,有的人則要慢慢等待因緣成熟,就像等待發芽一樣。

有人認為:「人死了以後,來生還是個人。」不錯,人死後是有做人的可能,但不是絕對的。有人認為:「人死後必定是鬼。」這是最大的謬誤,因為人死後不一定做鬼,做鬼有做鬼的惡因,好人不但仍然可以做人,甚至還可以成為聖賢,成為諸佛菩薩。

3.死亡好比「換衣服」:衣服破舊了,就換一件新的,這個軀殼老朽了,當然要換一個新的身體。生命的轉遞又像「搬家」,這個房舍破舊了,就搬到新房子去住。問題是,你是否有足夠的資本?如果你有錢,可以換一件更美麗的衣裳,或是搬到更豪華的高樓大廈。這「資本」好比人的「功德」;如果沒有資本,沒有積那麼多的「功德」,就好像把原來的衣服當了,把原來的房子賣了,只能換穿更襤褸的衣服、更簡陋的房子了。

4.往生喻:死亡就是投胎轉世到其他地方繼續生長,所以我們說往生西方、往生淨土。從這裡消失到那裡現生,叫做往生。因此,往生並非一定指往生淨土。從不同的這一道,投生至另一道也叫往生。一般而言,往天堂、淨土等善趣為往生,往地獄、餓鬼、畜生等惡趣,則稱「投胎」或「輪迴」。

人死後,生命轉遞的情況是怎樣呢?在〈勸發菩提心文〉中提到,人的生命轉遞,有如烏龜脫殼。烏龜脫殼是非常疼痛的,人將斷氣時的種種可怖,有所謂:「風火交煎,神識於中潰亂;精血既竭,皮肉自外乾枯。無一毛而不被針鑽,有一竅而皆從刀割。龜之將烹,其脫殼也猶易;神之欲謝,其去體也倍難。」從省庵大師的話中,可知生命轉遞的情況。

立功立德 業果不失

生命初出生時,也是一種痛苦。嬰兒呱呱墜地的一剎那,受到世間寒風的侵襲,其痛苦有如千刀萬箭刺身一般,因此嬰兒來到世上的第一句話,就是「苦哇……」的哭聲。

不過,也有人生命轉遞時不會有痛苦的情形,例如往生佛國淨土,蓮花化生,是不會痛苦的。另外,突然死亡也不會有痛苦,如車禍,剎那間「轟」地一聲,已粉身碎骨,自己並未察覺已經死亡。

當然,也有人知道自己死後將往生何處,在佛教裡修證聖果的人,往生可以預知未來,例如西藏喇嘛活佛,臨死前便知道自己來生將生於何處,「呼圖克圖」的尊號就是轉世的意思。

人的轉生,最快的只在一念之間,如《阿彌陀經》形容一個念佛淨人,往生時是「於一念頃,即生彼國」,次之要一個星期,再慢要十五天,最慢的要七七四十九天。

彌蘭王曾問那先比丘,轉生需要多少時間?

那先比丘反問:「如一人欲生印度迦溼彌羅國,一人欲生梵天,請問誰快誰慢?」

彌蘭王回答:「當然生迦溼彌羅國快,生到梵天比較慢了。」

那先比丘解釋道:「大王,你說錯了,生在天上,或生在人間,其快慢都是一樣。譬如兩鳥棲枝,高低不同,但兩鳥的影子著地的時間是一樣的。往生他處,或七日,或七七日,或一念之間,就是這個道理。」

佛教希望人人都能了生脫死,因為「生死」實在是痛苦之事,何況在五趣、六道中輪迴轉遞,不見得能再做人。《法華經》以「人身難得」的譬喻,來讚歎出生為人的可貴。經上說:黑夜裡有一隻盲眼龜,在茫茫大海裡漂浮,黑闇無邊,只有一塊木頭,木頭上有一小孔,這隻瞎眼的烏龜,在一浮一沉中,必須找到那個孔,才能得救。得人身就是如此的困難、稀有。《阿含經》也說到:「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

我們如果能明白生死轉遞如換房舍般的道理,自然在立身處事上能有遵循的法則;當我們一期生命結束時,或因油盡燈滅而死、或因意外事故而死,或因身體機能發生故障以致於生命不能持續下去,都無關大礙。因為不管身體如何變遷,我們的生命之火是永遠不熄的,生命之流也是永遠不斷的。

人的「生」與「死」,如同「冰」和「水」的互相轉遞,水可以凝結成冰,冰也可以溶化成水;死了以後可以再生,生了之後還是會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生死輪轉之中,我們的生命是永遠不死。耶穌教說:信上帝者得永生。其實,不論信不信上帝,人的生命本來都是永生的。

知道生命是永恆的,就應該修心養性、立功立德,因為我們可以以今生累積的功德,讓自己在來生中換一個更美好的報身。生命轉遞的主要依據,就是我們自己所造的業力及功德。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