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療癒身心靈 選課諮商停看聽 陳玲芳 |2025.03.29 語音朗讀 70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專家提醒,心理諮商需要一段時間的轉化,才能夠真正達到所謂的「療癒」。(示意圖)圖/Pexels合格的心理諮商會與當事人在諮商前,就先說明進行諮商的方式。(示意圖)圖/123RF消保官提醒民眾,心靈課程不等於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示意圖)圖/Pexels 文/記者陳玲芳近年來,民眾愈來愈重視心理健康議題,舉凡人際關係緊張、升學壓力、職場工作競爭,乃至婚姻關係出現危機,都希望能藉由各種方法,幫助自己處理情緒、壓力及心理困擾。透過上課、諮商管道,有助於維持正向良好的心理狀態,進而提升生活、人際或工作品質,但前提是要選擇合法機構,才可避免受騙或者衍生糾紛。 除了心理諮商、心理治療及精神醫療外,坊間有愈來愈多推廣身心靈成長的課程、自媒體、Podcast或書籍,民眾也逐漸關注如何選擇合法又安全的機構,與提供服務的專業人員。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心理衛生科專門委員紀玉秋表示,為了保障心理諮商的專業性,以及個案諮商的隱私及安全,並鼓勵有需求民眾,勇於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資源,民眾可以把握「5要訣」,來辨別合法的心理諮商。選對諮商5要訣1. 選擇合格心理機構:選擇經各地方縣市衛生局核准設立的心理治療所及心理諮商所,民眾可至地方政府官網查詢合格的心理機構,機構應依法規揭示「開業執照」及「收費標準」。2. 選擇配有執業執照心理師:心理師執行業務依法應配戴「執業執照」。3. 選擇諮商空間要隱密且隔音:心理機構的諮商空間須同時具備隱密性與隔音效果,並保持室內明亮、整潔且通風。4. 依法開立收據:合格心理機構應於每次心理諮商後,依法開立收據及收費明細表予民眾留存。5. 依法製作諮商紀錄:心理機構心理師諮商時應依法製作紀錄,並於機構上鎖保存櫃中保存至少十年。不製造偶像崇拜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副理事長林上能表示,心理諮商與心靈成長課程最大不同,在於生命經驗的傷與痛,乃至心理困擾,都是需要有專業心理學與科學基礎的方法,經歷一段安全信任關係的陪伴,與一段時間的轉化,才能夠真正達到所謂的「療癒」。「短期課程,在追求情緒張力與看似快速的效果中,容易對民眾產生二次傷害。」林上能鼓勵民眾,在選擇課程時可以參考以下原則:1. 課程內容與講師專業訓練,是否有公開透明。2. 是否違反個人自主意願,揭露過去創傷經驗。3. 不製造偶像崇拜,甚至推銷、拉人,收取高額費用。4. 不應宣稱具有療效,或有不當的身體接觸,甚至傷害。巨額學費藏風險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常務理事呂嘉寧表示,心靈課程是否對個人有益,取決於課程內容、授課者的專業背景,以及學員的個人需求。許多坊間所宣傳的課程及內容,或者追蹤者眾多的KOL粉專頻道,雖然常冠以「心理學」之名,但往往並無實證支持。他指出,治療室中,常碰到個案諮詢參加所謂「特定課程」;且有壓倒性比例,會發現活動內容模糊不明,多以華麗不實詞藻誇飾「效果」,誘使民眾產生「不符實際」之期待。而會想花費「相當金額」學費,去上此類課程的民眾,通常因為心有所苦,以致於動機強烈,也因此,往往容易「只看到對美好未來之描述,而忽略了其中隱藏的巨大風險」。「合格的心理諮商,會與當事人在諮商前,就先說明進行諮商的方式,以及常見的疑慮;也不會要求非專業人員的民眾要先確保自己完全健康,才可接受治療,否則要風險自負等。」呂嘉寧強調,無論是心理健康課程或心理諮商、心理治療,都應以接納、平等及尊重的「會談」方式,以保護隱私為原則,同時開放提供其他轉介資源,如此才是判斷心理服務是否適合自己的正確原則。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科長陳今儀提醒,有關公司以管理顧問業開設「心靈成長」或「潛能開發」課程疑義,依據短期補習班設立及管理準則第二條規定,課程如有從事對外招生、收費及授課,課程合計修業期程達30日以上者,即屬「短期補習班業」,必須依補習及進修教育法,向各地方政府申請立案。心靈課程非心理諮商教育局實地稽查發現,業者辦理課程方式、型態及地點較為多元,為釐清各種樣態的「心靈成長」或「潛能開發」課程,是否需要立案的問題,教育局也在2024年12月,再次請教育部明確解釋。台北市政府法務局消保官楊嵐雅表示,心靈課程不等於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民眾如有心理諮商或治療需求,應該通過正規醫療途徑,尋求身心科或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協助,而非報名心靈課程。消保官提醒,心靈課程的常見問題包括:業者暗示課程具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效果,誤導民眾報名;於課程中要求學員介紹其他人報名課程、鼓勵民眾分期付款上課,或乾脆將債權讓與資融業者,而這些分期付款,實際上可能就是小額信用貸款,簽約後往往難以解約,或需要支付高額的違約金,「請消費者簽約前,務必停看聽,仔細了解契約內容。」目前,台北市轄內設有精神專科之醫療機構有25家醫院及83家診所,亦有97家心理諮商所及42家心理治療所。民眾可至「衛生福利部醫事查詢系統」查詢(網址:https://ma.mohw.gov.tw/Accessibility)。 前一篇文章 【養眼專欄】保護兒童視力有撇步 下一篇文章 【中醫專欄】大便不順嗎?快看過來!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聊聊心裡事 AI 能取代心理諮商嗎?用敬畏之心 擺脫存在性焦慮 作者其他文章【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吃健康蔬食救地球 北榮從員工餐做起植物性飲食可護腦 延緩老化預防失智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穀雨養生宜顧脾胃 定時走動促進代謝延緩老化從飲食做起 多吃豆類蔬菜全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