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想保護孩童視力,應協助孩童每年定期檢查視力一至二次。圖/123RF
文/陳瑩山(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
台灣是近視王國,本來視力問題就是家長要面對的問題,這些年來也有一些防治措施,但科技的發展之下,電子產品也成為學習的一大部分,想要有好的視力保健,降低近視,變得更加有挑戰性了。
均衡飲食、多參與戶外活動、減少3C產物使用時間、充足睡眠都是防治兒童近視的重要方法。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孩童睡眠如不足,近視風險增加九倍。成長階段的孩子,缺乏充足的睡眠與近視率的提升有很大的關係。國內幼兒園幼童及國小學童睡眠時間應為九小時,而國中生及高中生睡眠時間則為八小時,但調查顯示普遍都不足。因此,提醒家長應注意孩子是否有充足的睡眠,才能維護好視力。
近視的形成是多因性,先天遺傳跟後天環境因素都會造成近視,特別是後天環境因素。對學童來說,過度用眼不知道休息、睡眠不足、打線上遊戲、閱讀的姿勢和光線等,皆是導致近視的重要因素。建議:孩子白天在戶外活動或運動最好超過一小時;長時間用眼後閉眼休息,讓眼球的睫狀肌完全放鬆,以減少近視發生風險。
常見父母在餐廳或車上為了安撫小孩,用手機或是平板播放卡通或兒童節目給孩子觀看。不過,要建議學童家長,小學二年級前最好不要使用手機,且應多做戶外運動。如果有學習需要,建議每二十至三十分鐘休息十分鐘。在車上車子會晃動,所以不宜看電子產品。幼童一旦過早近視易導致高度近視,而高度近視又會讓眼睛提早老化,進而罹患早發白內障、視網膜剝離等眼疾,千萬不可小覷。
對於國內學童近視日益惡化,家長需要在幼兒園及國小階段就為孩子建立近視防治的生活型態,盡量讓幼兒園孩子晚上九時前、學齡孩子十時前就寢,有充足的睡眠、均衡的營養外,也要注意用眼環境與適度限制孩子近距離用眼時間。多一分把關,就能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護眼用眼的好習慣,遠離近視及避免高度近視。
臨床上建議父母協助孩童做到下列幾件事,以延後兒童近視發生的年齡及延緩近視度數加深的速度:
◎每年定期檢查視力一至二次,特別是開學後,經過寒暑假,視力改變最大,檢查可了解視力變化。
◎未滿兩歲避免看螢幕,螢幕的藍光和閃爍影響孩童眼睛最大,兩歲以上每日不要超過一小時。
◎每日戶外活動二至三小時,用眼三十分鐘休息十分鐘,學校下課時間盡量到校園打球遊玩,回家讀書光線要充足,坐姿要正確。
◎均衡飲食,天天五蔬果,不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