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醫之心】這場意外的味道

文/吳立萍  |2025.08.30
71觀看次
字級
八仙塵爆的傷者終於可以出院了,王健興與病人開心合影,手中拿著她的一小部分病例,這次意外她的病歷疊起來比一人的身高還高。圖/心靈工坊提供

文/吳立萍

「王醫師,您好!」一位二十幾歲的年輕女子,和家人一起在花蓮新開的商場逛街,看到王健興醫師,很開心和他打招呼。

他看著這位女子,不太記得在哪裡見過。

「您不記得我了嗎?我是您的病人,兩年前的八仙塵爆,我在花蓮慈院是您幫我治療好的。」

聽她這麼一說,王健興回憶起來,這場意外一下子造成近五百位病人需要緊急救治,台北各大醫院的燒燙傷病房根本不夠用,台大醫院的燒燙傷病房也只有四張病床,為了容納這麼多病人,各大醫院將一般加護病房都挪出來使用也不夠。當時在台北慈院最需要醫療支援的時候,他北上關懷,一打開病房的門,就聞到一股晒棉被的味道,有人會形容是陽光的味道,但其實這是臭氧的味道;在他的記憶裡,這股味道已經與這場意外分不開了。

眼前這位年輕的女子,當時送到淡水馬偕醫院治療了一個禮拜,最危急的狀況穩定下來後,因為她家住花蓮,院方和王健興聯絡,詢問他轉到花蓮慈院的可能性。醫療端當然沒有問題,在確認病人的情況可以承受這麼遠的路程之後,便立刻安排轉院。

在花蓮慈院的治療期間,病人曾經因為感染數度病危,她的媽媽非常焦慮,很擔心女兒會因此失去生命,好在有專業的醫療照顧,後來化險為夷。和其他許多八仙塵爆的傷者比起來,她的情況算是幸運的,因為受傷的地方在四肢,臉部毫髮未傷,所以兩年後再看到她,穿著長袖和長裙,也看不出曾經受傷的痕跡。

當然,這也要歸功於當時健保局的全力支援,全額給付滅菌效果很好的銀離子敷料,醫師判斷需要用多少都可以盡量使用。這場意外災害中的傷者能有這麼高的存活率,醫療材料的日新月異,當然也是關鍵之一。

看到曾經治療過的病人,現在就和一般人一樣過得很好,王健興內心的喜悅真是難以形容。這就是身為醫者的感動,從東部到西部,再與北部心手相連,這棵整形外科的慈濟樹未來還會繼續茁壯,不分海內外,為所有需要的人提供最好的醫療照護。

(摘自《刀鋒下的溫柔:慈濟整形外科醫師的愛與傳承》,心靈工坊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