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

 |2025.09.14
33觀看次
字級
「綠色跑者」表示,不會在賽事製作T恤,會員以布章識別身分。 圖/取自thegreenrunners網站
「綠色跑者」總監荷爾是長跑運動員,鼓勵跑者修補跑鞋,為地球盡份心力。圖/取自advnture網站
跑鞋經過修補,可用於跑步,也能日常走路使用,相當環保。圖/取自ig@pair.up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跑步,只需一雙跑鞋,本應簡單又環保。事實上,許多跑者追求新款跑鞋與跑衫,更不惜遠赴海外參賽;跑步賽事製造大量的一次性紙杯、活動服、獎牌及場地布置物。運動鞋行業的碳排放量,相當英國整個國家的碳排量;一群精英跑者因此創立「綠色跑者」(The Green Runners),鼓勵跑者減少跑步運動的碳足跡,落實「跑步不留足印」的目標。

跑鞋產業每年的碳排放量大約相當於整個英國的排放量;鞋子幾乎由塑膠製成(塑膠源自化石燃料),且幾乎不可回收。服裝業造成的汙染更高出許多倍。此外,製造過程還涉及大量環境與倫理問題,包括:大量的用水與汙染、有毒染料及化學物質、奴隸勞動、童工。事實上,69%的衣服都是由化石燃料製成。

英國 每年3億雙跑鞋送庫存區

「綠色跑者」創辦人之一的荷爾(Damian Hall)是專業耐力長跑運動員,他說,「綠色跑者」是凝聚跑者的社群。「綠色跑者」前身是荷爾發起的一個WhatsApp群組,50位成員都是跑者,包括在國際賽事屢獲獎項的英國超馬跑手Dan Lawson、首位完成獲譽為難度最高的超級馬拉松Barkley Marathon的女跑者Jasmin Paris等。

幾位核心成員曾到2021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高峰會會場,聲援民間組織。翌年,群組轉為正規組織,命名「The Green Runners」。「綠色跑者」已有3000多位成員,願景是「跑步不留足印」。

荷爾在2021年出版的《We Can’t Run Away From This》,書中列出大量令人吃驚的跑步碳足印統計數字。以巴黎馬拉松為例,一場賽事產生的碳排放量就相當35個人一生的碳排量。單在英國,每年有3億雙跑鞋送到庫存區。2018年的倫敦馬拉松用掉900萬個塑膠容器。調查顯示,6成英國跑者擁有10件或以上賽會贈送的跑衫。

他將此情況歸因過度消費。他說:「運動品牌公司告訴我們,一雙跑鞋跑過300至500哩就要丟掉。他們會推出顏色稍不同的跑鞋,吸引跑者購買。」他解釋,跑鞋耗損速度因人與路況而異,但很多跑鞋跑超過1000哩也沒問題。

「綠色跑者」創辦人之一的伊雲士(Darren Evans)發起「Pair Ups行動」,即使用跑鞋針線包,協助跑者修補跑鞋的破損,針線包也適用風衣與越野跑的水袋背心。他說,跑者可將鞋底耗損的跑鞋,改作日常便鞋。

共享針線包 環保又省錢

負責「綠一點跑會」計畫的戴維斯(Nina Davies)建議,跑步協會可購置針線包,然後在網上社群供會員共享,省錢又能環保。她說:「再微小的一步,都是重要的。我們不能改變市場運作,但可以告訴大家,要往哪個方向走。」

同時,「綠色跑者」提倡植物飲食,並以實例證明,不攝取動物蛋白,一樣能有優秀運動表現。他們自製能量補充食品,例如用棗、無花果、果仁加蜜糖或花生醬,製成富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小食」,減少塑膠包裝。

荷爾呼籲,跑者可參與志同道合的社群,以壯大力量。荷爾說:「我們無可避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關鍵是在破壞出現之前,迅速採取保護行動。我們需要所有跑者都成為『綠色跑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