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左卷健男
氧元素在日文稱為「酸素」,它是「酸的元素」嗎?
組化合物 不勝枚舉
氧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它的活性非常強,能與許多元素結合成氧化物。空氣中大約含有21%的氧氣,許多生物必須透過吸收空氣中或溶於水中的氧氣,來維持生命活動。其中有一部分的氧氣,會在體內形成性質不穩定而容易發生反應的活性氧(氧自由基),它被認為是造成老化、遺傳因子損傷、發炎的原因。所幸,生物體中也存在抗氧化的機制。
另外,海水中的氧元素是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在岩石中則是以二氧化矽等化合物形式存在,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工業醫療 多所用途
在工業上,會藉由冷卻空氣以獲得液態空氣,再利用物質沸點的差異,將氧氣與氮氣分離出來。製鐵煉鋼的產業最常使用到氧氣;其它像是利用高溫火焰來切斷或焊接鋼材等操作,會使用「氧乙炔氣焊」;或在醫療方面,也都很常利用氧氣。
1779年時,法國化學家拉瓦節將氧命名為oxygen,意思是「製造酸的東西」。
由於將硫、磷、碳在空氣中燃燒後的產物溶解在水中,會使水溶液呈現酸性,因此拉瓦節認為空氣中必定含有「酸性元素」。儘管後來也發現,氯化氫等不含氧元素的物質,同樣也會形成酸性的水溶液,這顯示「氫」才是真正稱得上「酸性元素」的元素,不過,氧元素的英文名稱還是那樣沿用了下來。
文字內容節錄自《有趣到睡不著的元素:用鎢製成假金條?》,快樂文化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