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①】天堂的管理法⑤

文/星雲大師 |2025.03.15
478觀看次
字級
四禪中的禪者,都具有正知,能正確的觀察世間事物的真相,不像凡夫是靠經驗、回憶來判斷事情。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佛經說劫初的人類,就是由光音天來的。

所謂「二禪」,是指在初禪還有思想,還要用腦,若再把一切覺觀都去除,自然得到一種歡喜,那便是二禪。

初禪已離欲界之苦,沒有恐懼心,亦無一切憂慮,心地清淨而得「梵」名,然而初禪對身體接觸外境,還有冷熱、脹痛、苦樂等感受(覺),及每個念頭的來去都知道(觀),還是有思想;所以到了二禪,用禪定力把這些感受、思想都去除;念頭已不再來去,身體上的腰痠、背痛、腿麻、腿脹,都沒有了,此時心靜如水,身心所攝受的喜樂,是由定而產生,這種喜樂比初禪更為清淨,而得名「定生喜樂地」。

3.三禪──無歡無喜,舒服自在

三禪有三天。三禪天的天人,已經能夠達到沒有念頭的清淨境界,故得「淨」名。

(1)少淨天

此天天人依禪定力,心純善不汙染,能「自淨其意」的清淨自己的言語和行為,從內心得到靜定的快樂,然此淨妙之樂在三禪天中,算是最少的,故名「少淨」。

(2)無量淨天

此天清淨無量,說話也清淨,耳根也清淨,頭腦也清淨,眼所見的也清淨,心裡想的也清淨,做的事也清淨,沒有人我的分別,做事都不會拖泥帶水,在光明、清淨、美好的環境中,輕安遍於身心,境界又更上一層樓了,故名「無量淨」。

(3)遍淨天

此天天人清淨之樂,普遍一切,除了周遍身心外,與外在世界打成一片,已滅一切歡喜心,純粹的樂著清淨,在三界中之樂,以此天為第一,故名「遍淨天」。

所謂「三禪」,是指在二禪時,還有歡喜的感受,現在連歡喜也沒有了,只有一種心平氣和,舒舒服服的「妙樂」從心中流出,此內樂遍滿全身,便是三禪。

三禪的境界是進入更深的禪定,意識已無作用,常在定中念念分明,一切喜怒哀樂的情緒都不起,超越二禪喜的境界,感受到一種心平氣和,有樂無喜,非常舒服的上妙樂境,這就是「離喜妙樂地」。

經中常說「世間第一樂事」是在三禪。因三禪以上已再沒有樂受。也常有人說禪修可以袪病,但一定要到了三禪境界,才有可能去除疾病。

初禪、二禪、三禪皆依雲住,到四禪才真正空居。

4.四禪──無出入息,安穩調適

四禪有九天。前四天為凡夫天人所居,後五天,為三果聖人所居住的地方。

(1)無雲天

此天在雲之上,居無雲之首,故稱「無雲」。

(2)福生天

此天苦的種子已斷,生出清淨的福,一切福中,以禪定之福最勝,故名福生天。

(3)廣果天

此天天人只要想要的、希望的,都能心想事成的證得,果報最為殊勝。

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此三天,為四禪天天眾的居所。

(4)無想天

人之無明,大都是由想而來的,故有些外道,就用想的力量去想一個無想,用心把想念(煩惱)壓住,使它不生,當把煩惱心壓制住,修成「無想定」,一期果報盡,即生此無想天。

定慧等持才稱做禪定。如果只是一念不生,什麼都不知道,有定無慧,人容易昏沉。或單修慧不修定,心易飄浮,妄想自然會很多。單修偏在一邊,這是錯誤。佛弟子不修無想定,不進無想天,所以進入此天者都是外道,故又稱「外道天」。無想天為八難之一。

(5)無煩天

此天已離欲界之苦、色界之樂,苦樂兩滅,無任何煩惱,故得清淨,故名「無煩」。

(6)無熱天

此天心境能離去種種見思煩惱的執著,達到清涼自在,沒有熱惱,故名「無熱」。

(7)善現天

此天能變現一切善法,隨心自在無任何障礙,故名「善現」。

(8)善見天

此天定力殊勝,外無塵境障礙,心無昏沉之垢,禪的障礙已除去了,而得天眼通,能妙見十方世界清淨無染,故名「善見」。

(9)色究竟天

為色界天之最頂,是色法最邊際的地方,為最究竟的禪定,故名「色究竟」。

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已經離開欲界染汙,得清淨之身,而居於清淨之處,所以這五天又叫「五淨居天」。此也是三果羅漢阿那含所居住,阿那含叫做「不來」,因為不會再退回到欲界受生,所以寄居在色界天,將來證羅漢果,超越三界,故此五天也稱「五不還天」。為色界中最高妙的境界,此九天,前五識俱無,亦無喜受,僅有捨受與意識相應。

所謂「四禪」,即是在初禪時還用思想,在二禪還有高興,在三禪還覺得舒服,到了舒舒服服的樂都沒有了,即得「不動處」,只是一種「調」,即達到安穩調適,心一境性的境界,便到第四禪。此時心靈空明寂靜,有如明鏡離垢,淨水無波,萬事萬物都顯現無遺。

四禪,是因禪定的深入,讓人體的新陳代謝減緩,而停留在呼吸完全都停止的境界,捨棄三禪的妙樂、憂喜、苦樂、尋伺、出入息等妄想雜念,可以說一念不生,內心非常清淨,此離樂捨念,故名「捨念清淨地」,又稱為「不動定」。相對於此,則初禪、二禪、三禪為有動定。禪定中四禪是最為殊勝的,如:佛就是在四禪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多數的聖者,也都是在四禪而啟發神通。

四禪中的禪者,都具有正知,能很正確的觀察世間事物的真相,不像凡夫是靠經驗、回憶來判斷事情。

初禪名梵,離欲。二禪名光,離覺觀。三禪名淨,勝樂故。四禪,捨樂出入息,色界十八天,皆遠離俗欲,具妙色身。

進入色界的色界天人,在情欲方面,已經擺脫了對欲望的執著,只是尚未從形體的束縛中解脫。其情欲屬精神上,彼此以眉目傳情,就可以了。

色界天人的壽命分別為:

初禪,梵眾天壽半大劫,梵輔天天壽一大劫,大梵天天壽一大劫半。

二禪,少光天二大劫,無量光天四大劫,光音天八大劫。

三禪,少淨天十六大劫,無量淨天三十二大劫,遍淨天六十四大劫。

四禪,福生天一百廿五大劫,福愛天二百五十大劫,廣果天、無想天五百大劫,無煩天一千大劫,無熱天二千大劫,善見天四千大劫,善現天八千大劫,色究竟天一萬六千大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