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愛情詩的絕唱 悅讀〈蒹葭〉

文/何淑貞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前國文系主任) |2025.03.11
446觀看次
字級
這是一首述說執著堅貞愛情的情歌,追求者經歷逆流奮戰的痛苦,順流而下的空歡喜,對意中人憧憬、追求、失落、悵惘,反覆書寫企慕心情。詩情畫意的意境、美好的心靈、昇華了的感情、擇善固執的情操,你嚮往嗎?圖/AI生成

文/何淑貞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前國文系主任)

《人間福報》推廣讀報教育,特別推出【想讀】版面以饗讀者。本版精選《理想的讀本》國文篇內容,邀請學者導讀古今中外名作,帶領大眾深入經典,盼藉此提升讀者文學素養,在書香中拓展視野,探索人生智慧。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淒淒,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詩經•蒹葭》



這是一首述說執著堅貞愛情的情歌,追求者經歷逆流奮戰的痛苦,順流而下的空歡喜,對意中人憧憬、追求、失落、悵惘,反覆書寫企慕心情。詩情畫意的意境、美好的心靈、昇華了的感情、擇善固執的情操,你嚮往嗎?

《詩經》我國最早詩歌總集

《詩經》匯集了春秋以前的詩歌作品,共三百一十篇,其中六篇有目無詞,實際上只有三百零五篇,舉其成數又稱「詩三百」。從漢朝始儒家就奉為經典,宋初正式使用《詩經》之名。

詩有六義,〈風〉、〈雅〉、〈頌〉是《詩經》的分類 ,〈風〉按地區分為十五個單位,地域包括黃河流域和漢水上游,稱十五〈國風〉,大多是民歌,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雅〉分〈大雅〉、〈小雅〉,〈大雅〉是官方朝會的樂歌 ;〈小雅〉是普通宴會的樂歌。〈頌〉分周、魯、商三〈頌〉,是祭祀時頌讚的樂歌,配合舞蹈來歌唱的宗教詩。賦、比、興是《詩經》的作法。賦是直接敘述,比是比喻,興是先言他物以引發聯想。

一首迴腸盪氣的戀曲

〈蒹葭〉選自《詩經.秦風》,〈秦風〉的篇章多尚武精神和慷慨悲壯的情調,〈蒹葭〉脫盡粗獷沉雄的氣息,柔婉纏綿,是〈秦風〉的別調。

這是一首述說對意中人憧憬、追求、失落、悵惘的情歌。下筆以景襯情,在一個秋天的清晨,秋水淼淼,蘆花茂盛,露水晶瑩似霜,空靈飄渺,略帶淒清,為全詩的意境定調。

盈盈一水,伊人的倩影可望而不可即。「道阻」的限制,「溯洄」的努力,表現了多情的主人翁追尋戀人的執著深情。筆法空靈富有象徵意味,戀人「在水一方」,字面上指出具體的方位與地點,其實只是象徵隔絕不通 ;「道阻且長」固然是沿岸逆流而上的寫實,其實是象徵追求的艱難。「宛在」二字,更透露出伊人的所在,似有實無,渺茫難即,言外之意,透露出主人翁失落悵惘的心情。

詩共三章,句數與字數都一樣,形式整齊,卻並非機械的重複,詩人略微變換語詞,使空間景物變化、時間推移、情節發展,情感得到深化。隨著詩章的迴環反覆,嚮往追尋的感情愈來愈強烈,追尋不得的失落悵惘也愈來愈深刻,把執著追尋的深情推到最高峰。

〈蒹葭〉敞亮人類詩性心靈

本詩以秋景起興,一方面渲染了環境氣氛,並且烘托了人物的行動心態,達到情景交融,充滿詩情畫意,遣詞造句真誠樸實,音調諧婉,言近旨遠,耐人尋味。

〈蒹葭〉並沒有具體的愛情故事和場景情節,以清秋、蒹葭、白露、流水等意象,以及佇立凝望、反覆追尋、渺茫難即的情境表現,寄象徵於寫實。用象徵手法寫愛情,是昇華了的感情,容易引發更深遠的聯想。

〈蒹葭〉已從男歡女愛,締結世俗良緣的層面提升,呈現出對理想愛情的嚮往珍惜,表達在追尋過程中對一往情深的理想執著與堅持。這是我國文化愛情詩的精神原形,一種擇善固執的情操,成為我國人文精神通往崇高境界的力量。多少志士仁人在多彩多歧的人生路上,選擇了可善可愛的理想,秉持深情摯愛和明徹認定,殉身無悔,愛情詩的情感美質,已通向更高廣的精神世界。

摘自《理想的讀本.國文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